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囚唐 > 风起云涌(第1页)

风起云涌(第1页)

紫薇宫明堂。

在朝会上,中书令崔玄暐拿着一道敕书正在慷慨陈词。

“陛下,这道敕书还未经中书省拟发,更未经门下省审议,怎么会直接到了吏部?此敕书上只有陛下墨敕,也未盖中书省红印,实是做不得数”。

门下侍中恒彦范继续朗声说道:“墨敕斜封与三省六部议事章程不符,陛下仅凭一道墨敕就要追封韦玄贞为酆王,追赠韦洵、韦浩、韦洞、韦沘为郡王。异姓不得封王乃古今通制,此例若开,后果不堪设想。况武周朝殷鉴不远,须防其渐”!

武周建朝就是从册封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开始的,中宗现在极力推韦皇后从后宫到前朝,又要封韦氏为异姓王,这一番操作着实触动这些刚刚复唐的臣子的神经。

恒彦范说完,殿下呼啦啦接连跪下一群人,齐声高呼:“请陛下收回成命”!

李显看着殿下一群跪拜的朝臣,早已怒火中烧,事事都要被这群酸儒掣肘。这让他想起了之前当太子时,也是这样事事不得自由,事事要看他母后和朝臣的脸色,这皇帝当的是忒窝囊!

只见李显的脸色由红转白,由白转青,再由青转红。几番变化之后,李显腾地站了起来,将龙案上的奏章、龙印、笔洗等一应事物呼啦啦地扫落在地。

李显指着台下跪着的一群人厉声道:“你们这群人,食着我李家俸禄,享着我李家赐的荣华,整日里只会对朕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也不许那也不许。当年朕在房州受难时,你们可有一人为朕发声,为朕壮胆?别说一人,连半个都无!每每朝廷来人斥责,朕都是胆战心惊,生不如死,白绫都在梁上拴了几回,只有皇后……”

李显呼哧呼哧地喘了口粗气,“只有皇后陪在联的身边劝阻朕,支撑朕。朕当时就已立下重誓,如若我李显有朝一日能复见天日,凡皇后所欲,不相禁制。可现在你们这些人,却如此逼迫于朕。韦氏一族因朕惨死,家中男丁无一幸免,朕现在身为天子,想为朕的岳父讨一个身后名都不行,这个皇帝当的也无甚意思,不当也罢!”

说完李显竟是把冠冕一摘扔到地上,抚袖而去,只剩下一堆朝臣面面相觑。

武三思看了下跪在中间的那群人,哼地冷笑了一下,甩手走出大殿。

站在上首李旦看了看崔玄暐等人,道了句:“都散了吧”,出了大殿。

李旦出了殿并未立即离去,待李守礼跟上,他说:“二郎,我打算过段时间向陛下请辞左卫大将军,前往相州封地”。

今日李显朝堂上爆发,将他与宰相们的矛盾从暗处摆到明面上,未来一段时期朝堂上必是一场厮杀。现在李旦急流勇退确实是保存实力的最好方式。

而且此时离京,陛下不仅不会阻拦,反而会心存感激。如果等陛下摆脱那些宰相的束缚,真正掌权后,再想离京,恐怕就难了。李守礼点了点头,“我与四皇叔同去。”

晚上,心情复杂的李显自宫变以来,第一次踏入上阳宫。上阳宫里一片死气沉沉,守门的太监宫女正在打瞌睡,在惺忪间猛地看到一身明黄长袍的李显出现在面前,俱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抖若筛糠。

李显作了一个噤声的手势,朝武则天的寝殿走去。

昔日不可一世的女皇此时像片枯叶似地躺在床上,短短两月,头发便全白了,形容枯槁,毫无生气。

李显自登基以来,还是第一次踏入上阳宫。在此之前,他有想像过,迎接他的可能是愤怒,可能是撕心裂肺地哭闹,但唯独没有想到,是这样的安静,这样的暮气沉沉,就像……是一具尸体。

李显跪到榻边,握着如枯枝一般的手,还有余温。

武则天睁开了浑浊的眼睛,似是有一时的恍惚,待看清来人之后,眼神恢复了些许的清明。

“显儿,你来啦”,一道苍老地声音划破了冷寂。

李显待听到这苍老的声音后,已止不住地红了眼眶:“母后,孩儿来看您了”。

武则天抽出手摸了下李显的头:“可是在朝堂受了委屈”?

一句话就道出了李显这几日来的心路历程,武则天虽老,但还未糊涂。

“显儿,你可知当初,母后为何要将太子之位传于你,而未传给一直在东宫的旦儿?”

李显在武则天面前,仍然像个孩子一般,他将头倚在武则天的身上,摇了摇头。

武则天缓缓地说:“旦儿在东宫十几年,虽未参与朝政,但母后知道,朝中至少有一半人仍然心系李唐。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旦儿振臂一挥,就有大把的人愿意为他肝脑涂地”。

武则天无奈地摇了摇头:“甚至都不用他挥手,也有的是人为他卖命”。

她看了看李显:“显儿,可你不同,如若太子不是你,依你软弱的性子,早晚不得善终。母后左右权衡,终决定将天下给你。旦儿虽有权有势,但他一心赤诚,你为君他为臣,他是会好好辅佐你的”。

武则天叹了口气:“显儿,你性子软弱,易受人蛊惑,母后既已立你为太子,这天下早晚是交于你手上的。到那时,这天下姓武还是姓李,还不是你说了算,你又何必被张柬之那些人裹挟着发动宫变,白白地让那些人得了从龙之功”?

武则天是第一次这样开诚不公的和李显谈这些,李显到现在也算是明白,他被人利用地彻彻底底地。心里又悔又愧。

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李显泪眼婆娑地看着武则天,哽咽道:“母后,孩儿错了”。

见目的已达到,武则天又倒在了床榻上,闭上了眼睛。李显将她的被子往上拉了拉,又坐了一会儿,轻轻离开。

待走出上阳宫时,李显已无了刚才来时的恍然无措,内心充满了坚定。他凉凉地吩咐:“上阳宫贴身侍候太上皇的宫女太监全部杖毙。以后若再有疏于值守,怠慢太上皇者,一律诛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