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证据是藏在镇国将军府书房的一本账本和多封信件。账本记载着罗亮近年贪污军饷和向边境百姓额外课税的详细数目,信件内容则包含了罗亮谋划贪腐军饷的计划。
经过字迹比对,信件确是罗亮所写。
皇帝还是给了罗亮一个辩解的机会。
罗亮披发素衣,入宫朝见。
他跪拜皇帝,只说了三个字:“臣无罪。”
随即撞柱而亡,以死明志。
罗亮年少时是皇帝的伴读,后来又成为帮他征战沙场的良将。
据说皇帝因为罗亮之死,哀恸不已,甚至于落泪。
皇帝不再深究此事,只是降下旨意,贬谪罗家剩余人及其旧部,将他们派去驻守南疆。
罗亮贪腐案就此揭过。
李霁说:“罗将军不必死,却又必须死。”
卫明展明白她的意思。
凭借罗亮的功绩,贪腐不至于是死罪。但皇帝对罗亮已然起疑,罗亮先发制人,用死以证清白,这样方能最大程度赢得皇帝对罗家的谅解。况且罗亮这样有血性的人,不会为了苟活而认下罪名。
李霁说:“我前几年去北方,仍能看见边民们颂扬罗将军的恩德。军中上下,将士们也都十分敬仰他。以罗将军的品行,他不会贪腐。”
卫明展的侧重点比较奇异:”郡主你怎么会去到北方?”
李霁说:”我跟随师父前去拜访玄化真人,交流道法。”
除此之外,皇帝还给了她一件任务,让她暗中调查驻守北疆的白将军有无异心。李霁不过是个修道的郡主,白将军根本不提防她,也想不到她是暗使。李霁最终没有查到白将军有异心,不过发现了他每日只顾享乐,不居安思危,对于军队和边防的管理疏忽,甚至没能意识到自己的副将和爱妾是乌氏的细作。最后白将军自然而然被免职。
当然,这些事情都是秘闻,不足为卫明展道也。
卫明展说:“原来如此。你去的那时可有碰上乌氏来犯?我记得十年前罗将军死后,乌氏蠢蠢欲动。虽然皇上马上御驾亲征,将乌氏重创,但我听闻他们改不了习性,总是爱侵扰边境。”
李霁说:“碰上过两次。乌氏一族一日不除尽,边境的百姓就不能正常生活。”
卫明展叹了一口气:“说不定如果罗将军还在,情况会不一样。”
他随即又回到罗亮贪腐案上:“罗将军贪腐的证据确凿,当年想必他有口难辩。不过这些也未必是真,我们得再看一遍,看看当年的卷宗有无遗漏之处。”
他拿出贪腐案证据中的信件开始对比字迹,想起符飏案里的鬼魂之信,嘟囔着:“又是信件。”
直到月上柳梢,两人还在寻找蛛丝马迹。
卫明展猛灌一壶茶下肚,又叫来齐丰年再泡一壶。
齐丰年问:“头儿,你今晚不睡了?”
卫明展说:“查不出东西,怎么睡?”
齐丰年使眼神,让他考虑一下李霁,意思是:你不睡可以,但别让人郡主也陪着你一起不睡觉吧。
卫明展差点忘了李霁还在这。他看向她,只见她盯着罗亮的信件,纹丝不动。
他又仔细看,李霁的眼睛还睁着。他还以为她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