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大唐第一女婿免费阅读 > 杜稜(第1页)

杜稜(第1页)

在家丁的帮助下,章文瑛最后并没有找庄宅牙人购置小院,而是将孤山边的永福寺拾掇了一番,改名为孤山书院。

书院被绿荫环绕,风景十分秀美,让人忍不住吟诵起白居易的千古名句。“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刺史建造的竹阁至今犹在,只是残破了些。章文瑛带着婢女将这里清扫干净后,对这里十分满意,便就此居住下来,并开始雇人拆除大殿建造讲堂。

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来到了腊月。

刚穿越过来的除夕,爷爷总要考校三个孩子功课,而长姐每次都得头筹。兄长则常被姐妹俩联手算计,连仅有的一点压祟钱都要被骗去买麦芽糖吃。

后来祖父去世,阿姊远嫁,兄长迎娶嫂嫂后去了钱塘,只有文瑛和鲁氏相依为命。再后来章文瑛准备和兄嫂一起开办刻书坊,母女俩来到了钱塘,如今一家之主章碣终于中举归来,阿姊亦带着幼子和丈夫前来寻访名医,一家人又重新聚在了一块。

章文瑛手持竹弓,往五十步外树上的皮靶上连射了几箭,笑道:“今儿又是我头筹。”

她姐姐章文琅嘲笑她道:“怕是从去年年头儿就开始准备上了,不然怎么往年比诗书今儿就一定要央着阿爹阿娘改比骑射。”

鲁氏摇着头道:“她是从王郢之乱开始就学起骑射了,还拉着仆从婢女一起学射箭,估计是被那些贼人怕着了。如今战乱过去了,还在学男孩子淘气,好在腹有诗书,不然议亲都难。”

提起此事,众人均默然不语,气氛一时凝固了起来。

鲁氏久居内宅,又天性喜静不爱外出交际,不知如今局势。其他人焉能不知?最后还是章家唯一的男丁章文瑾出声道:“三娘从小就志比男儿,七岁以前还和仆从家的孩子打群架,以后也不知道祸害哪家郎君。”

章文瑛愕然,其他人哈哈大笑,就连身体虚弱的大姐夫也不禁莞尔。

正当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喝下屠苏酒,共祝佳节之际,门口却来了个不速之客。

*

杜稜心中暗自骂娘,自己只不过是带着亲兵在新城县和临安县之间的山林里打猎,却碰上了驻守临安的董昌和副将钱镠。

作为八都之首,董昌的野心可不小,居然拉着他在除夕夜跑来钱塘县到当朝进士家里招揽。

三人在章宅吃了个闭门羹,负责看宅子的老门房道:“前几日孤山书院建成,家里人都去那里守岁了。”

杜稜一行带着亲兵照着老人的指点来到了孤山,穿过已和树木连为一体的山门,眼前见到的却不再是寺庙的宝塔华台,而是粉墙黛瓦的一栋二层悬山顶砖木小楼。

此时章家仆从们正围坐在讲堂前的草地上分着炙猪和炙鸡,喝着屠苏酒唱着歌,好不快活。这些仆从都是清一色的壮年男子,似乎正在做射箭游戏。

董昌皱眉道:“钱镠,你说这章碣祖孙三代进士,能辅佐我治理杭州,我才亲自前来招募他为司仓的要职。可你看,他家下人别说跟裴大帅家下人比了,连那些员外家都不如。”

杜稜看着好友青白的面色暗自发笑。自己这位好友虽然形貌粗陋,却心细有才,又好读诗书,乃是当世少有的豪杰。既然钱镠力劝董昌前来亲自招募,怕是早已有千金买马骨之意。孰料董昌空有野心却毫无大局,竟如此慢待一位新科进士。

须知这进士便是从八品临安县令也做的得,他却准备给个流外官。

不过董昌倒也说出了杜稜心中的疑问。虽说章碣常年在外赶考,如今乃是他家二郎当家,这位公子也是自小被祖父培养长大的,据说其诗文不及其父,治才却远在父亲之上,怎会治家如此懈怠?

空有虚名?

几人慢慢拨开树木,爬上山坡走近讲堂。刚才还在说说笑笑的仆从们忽然全部从荒草地上跳起,井然有序地分发弓弩,一半仆从快速地排成前后两排,前排的弓箭手已经拉上了弦,后排的弩手人数虽然不多,却也熟练地在上弦。

剩下的仆从有的消失在视野中,估计进去通报主人了,令一些则从不知哪里拿出了盾牌和横刀,守卫在了弓弩手的侧翼与后方。

杜稜和钱鏐飞快地对视一眼,心中惊愕无比。

这治家不严?这治家可太严了!章家仆从不足百人,在这里宴饮的更是只有四五十人,然而这四五十人却能令行禁止,在主人甚至不在场的情况下都如臂指使。

杜稜心下暗自赞叹,不由得将那未曾谋面的章家二郎引为知己。他一面想着可惜了此等英才却不入行伍,而是甘心当一名处士。一面又想着若真被人招揽,此等豪杰必不肯久居于人下,若是碰上一个志大才疏又心胸狭窄的主上,怕是凶多吉少,还不如就此逍遥山林之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