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为官者上正其品下正其行 > 第十二章(第1页)

第十二章(第1页)

接连好几日慈攸宁在当值的时候,耳边都还是顾无咎的那番话。

倾斜的夕阳将余晖从窗口洒落,打在顾无咎的背上,微微翘起的发丝染了光,也熠熠生辉。

顾无咎的神色有所缓和,他语气郑重,语速却不紧不慢:“慈大人,本王也并非什么无能之辈,他人接近你是为了拉拢你,那本王的目的难道只是为了慈大人交个朋友吗?”

慈攸宁当然明白,她一直猜测顾无咎的目的,没想到就被他自己这么说出来。

“宫内险象丛生,尤其慈大人刚进宫不久,找一个能庇护自己的大树躲躲风头,等待羽翼丰满再做打算也不为迟。”

临别前,顾无咎将她送至王府外的小路上,阐明自己的目的似乎没有让他心里痛快多少,脸上愁容更甚,慈攸宁的态度似乎格外重要,最后还不忘嘱托道:“本王的心意想必慈大人都已知晓,若是哪天慈大人拿定了主意,本王随时欢迎慈大人来访。”

顾无咎此次回京是为了调查西域贡品一事,她能办的不过就是帮着辨认一下琴具上的问题,既然这件事儿已了,就算自己真的跟了顾无咎,又有什么地方能帮上忙呢?

“小的见过慈大人,慈大人吉祥。”思绪被魏倩突然响起的声音打断,慈攸宁看向来人,却不知何时内教坊的一众人都早已在一旁规矩的站好。

魏倩见慈攸宁回过神来,便接着说下去:“慈大人,大理寺这几日对内教坊库房上交的古筝进行了调查,现在陛下要求内教坊所有当值的宫人全都到太和殿。”

慈攸宁心里一紧,看来是调查有结果了,这事儿不是他们内教坊这些芝麻小官能掺和的事情,但既然陛下要他们在场,便没有回绝的地步。

她抬头扫了一眼前面不下三十人的队伍,内教坊平日里见不到这么多人,尤其是慈攸宁这个刚上任的新官,没什么脾气一副好欺负的样子,若没有什么要急的事儿,是绝对不会有人前来主动请安的。

就连皇帝的命令到了内教坊门口,都没有人来告知她一声,若不是皇帝要求内教坊所有人到场,否则她估摸着自己也只是会被刻意忽视的那一个。

平日里对她视而不见的人也乖乖低下头,等着她命令。

慈攸宁拉了拉衣裳,便和魏倩说道:“既然人已经到齐,那就抓紧时间吧,千万不能耽搁了陛下的命令。”

于是一众人就浩浩荡荡的跟着慈攸宁走到了太和殿前。

陛下对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超出了慈攸宁的预想,站在太和殿内的大多是京中叫的上名的达官贵人。此时又不过是午膳半个时辰后,原本早就应当就下朝归家的,也全都被皇帝一声令下,叫到了太和殿。

众人见到慈攸宁带着内教坊的人赶来,便自动将最终杨的路让了出来,事发突然,琴又是在内教坊找到的,谁也不想碰上这个霉头。

走在这条路上,只要一抬头就能看见小皇帝坐在中央,一旁是站着的太后和太傅,只是一众人没有一个敢稍微抬起头来。

短短几步路,就好像过了几十个春秋一般。慈攸宁不断想着究竟是调查出了怎样的结果,需要这么多人到场,来当面处理这件事儿。

好在唯一让她感到有一些心安的,就是余光中看见了顾无咎的身影就在人群中,向她这处投来目光。

慈攸宁走到前方,跪下请安:“微臣慈攸宁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身后内教坊的宫人也一齐跪下,硕大的太和殿内只听见他们这一众人的声音。

小皇帝的声音响起,却没有让他们站起来:“你们可知朕为何要叫你们来这太和殿?”

“回陛下,”慈攸宁是内教坊的副教坊使,是唯一有资格能在这里回答皇上问题的人,她再次拱手作揖,“是为了内教坊库房内有金杉木古筝作假一事儿。”

“作假?难道朕这么大费周章的叫你们来就因为作假?”小皇帝的语气十分不快,连续两个反问,让太和殿内的气氛又冷了几分。

可是按理来说,慈攸宁若与摄政王顾无咎没有私下来往,是根本不可能会得知西域贡品有问题一事儿,小皇帝这么问,想必顾无咎同自己走得近的消息早就有人传到皇帝耳边去了。

慈攸宁不知该如何回答,摸不清小皇帝对顾无咎是爱是恨,是提防还是拉拢,她只能先装傻:“恕臣愚笨,微臣听闻的消息确实只是如此,还望陛下能给微臣指条明路。”

小皇帝听到这样的回话,对慈攸攀附权贵的猜疑少些,耐着性子说道:“摄政王此次回京是为了调查西域贡品一事,王兄说,那些蛮人在贡品里放进去黄金白银万两。”

不知小皇帝是用什么理由将一大屋子人全部聚集在这里,但众人听到这句话,都忍不住倒吸一口气,四下响起稀稀疏疏的话语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