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为官者藏在朝冠中的毒药 > 第四章(第1页)

第四章(第1页)

闻言,慈攸宁一愣。

太后想让她放在香炉里究竟是什么,她还未来得及去考究东西就被顾无咎要去了,如今又这么问,难不成当真发现了什么。

慈攸宁暗自估量着这话里的意思,半晌才回答说:“王爷,这话可不能乱说,荷包是太后娘娘托人让微臣加在陛下的香炉里,定是娘娘煞费苦心替陛着想。如此怀疑太后娘娘的苦心,传出去定会让太后娘娘心寒呐。“

香是太后给的,而慈攸宁又并未加到皇帝的香炉里,无论摄政王这番试探安的是什么心思,都得再考虑几分。

见她如此防备自己,顾无咎心中又多生出几丝寒意。他这恩人也是有趣,宫中豺狼虎豹如此之多,却偏偏对他顾无咎有所防备。

回应慈攸宁的只有顾无咎的一声叹息:“慈大人说的是,只是本王觉得太后这荷包的香味与’醉梦散’好生相似,”话还未完,又是一声叹息:“看来还是本王见识短浅,还望慈大人恕罪。”

这一声叹息不知有意或是无意,却深深刺痛着慈攸宁。

她与顾无咎素未相识,对方三番四次出面帮自己解围,又从不说目的为何,让人难免生出防备之心。如今太后的荷包又在他手上,若是哪天顾无咎心血来潮想要置她于死地,那才当真是易如反掌。

慈攸宁不禁在心里暗骂自己愚蠢。

怎得之前就糊涂了,明知太后给的东西十有八九有问题,竟然就为了顾无咎的一番话,如此轻易的就给出去了。

待到二人辞别之际,慈攸宁心里想着的仍是“醉梦散”三个字,她在宫外十余年从未听过这是何种香,眼下初到宫中,身旁无一人熟识,没有任何法子去验证顾无咎口中的真假,只得看看是否有机会,能将荷包再要回来。

等她走回内教坊时,宴席上的事情早就在宫人间传遍了,宫人熙熙攘攘的声音,就是站在庭外啊,都能将听的一清二楚。

“我早说她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摄政王刚入京赴宴就替她说话,今日席上也是让这没见过世面的村姑好好出了一番风头!”

秋日本就光秃的树干丝毫挡不住尖锐的讽刺声,一字不落的进到慈攸宁的耳里。

此时在内教坊当差的只剩下才从宴席上退下的琴工,她刚上任一天,连人都还未见全,就已经有人惦记着她的好坏,批驳着她的过失。

慈攸宁站在门口片刻犹豫着要不要先行离开这儿,身后却先传来魏倩颤颤巍巍的声音,还带着未来得及喘口气的匆忙:“慈大人息怒,我等都是没读过几天书,只知道弹弹琴的粗人,大人您心胸宽广,饶我等小人一命!”

慈攸宁听到后真是好气又好笑,自己刚进外教坊为奴时,听过的话可比这难听多了。

其他琴女揪着她父亲那莫须有的罪名,若是做事迟了,就讥笑她“生的金贵”,若是琴弹错了,便打击她“出了慈府连猪狗都不如”,要是再胆敢顶嘴,定要指着鼻子骂她“有娘生没娘养”。

那时慈攸宁不过八岁出头的年纪,打小又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成了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读书人,自然难经得住这般的侮辱。如此比较下来,这些宫里的琴工乐师嘴里的话对如今的慈攸宁,也不过耳旁的一阵风罢了,又谈何要杀人泄愤呢。

慈攸宁转眼看向不远处跪在地上还喘着粗气的魏倩,半晌才说道:“你先起来吧,我并无意责罚他人。”

魏倩闻言一愣,抬起头时的眼神掺杂着不可思议的神色:“大人。。。。。。”直到见慈攸宁眉眼间不带一点怒色,才缓和过来不少。

嘴边的话未说完,她立刻又俯下身去,重重的磕了一个头:“大人,小人替大家伙给大人谢罪,都是大人仁慈,小的立刻就进去让大家伙一起领罚!”说完,头也不直起来,径直小跑进庭院里。

至于那些嚼人舌根的琴工究竟听到她就在门外是作何感想,她原想着进去瞧一眼,就当个乐子来缓解宫内生活的无趣,但慈令仪的身影就在魏倩进入庭院后的那一刹出现在不远处。

慈攸宁又是在心里暗笑一声,她还未去考究太后的旨意,太后倒是先等不及了,宴席才散了不过将将半个时辰,就已经找上门来了。

姐姐就站在不远处等她,好像十一年里无数次梦里的那搬,只是进宫的这短短两日,早已打碎了她对亲情的那份纯真的幻想。

见到她走来,慈令仪也不多做耽误,说道:“今日宴席上的事情太后那边已经听到消息了,太后的一番好意被摄政王打破,情绪甚是低落。”

慈令仪看了她一眼,见到慈攸宁没什么反应,继续说道:“太后觉得王爷在宴席上目无尊长的那番话听起来甚是勉强,所以派我来问问你,是不是王爷对你说了什么,逼迫你换掉了太后给你的荷包?”

原来时来问罪来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