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为官者心系百姓的句子 > 第九章(第2页)

第九章(第2页)

虽说是姐姐,但顾无咎毕竟已经贵为一方的藩王,如此不留情面的话在别人耳里定要落下口舌,只是顾无咎好像不甚在意,他叹一口气:“皇姐说的是,只是这确实不是臣弟的过错。”

他说着,又抖动几下手中的琴布,灰尘再一次像饿狼扑食一般飞向顾映安。

“这库房的环境属实是糟糕,臣弟实在是避无可避。”他一脸担忧的看向顾映安:“皇姐要是实在嫌弃,不如就在屋外等待,臣弟要是有了发现,立刻就向皇姐汇报。”

听完这番话,顾映安嘴角扯出一个难看的弧度,脸上挂着笑,眼里的狠厉却像是要从二人身上剜下一块肉。

顾映安:“好!那本宫就在屋外等着臣弟的好消息。”一挥袖,一众下人就浩浩荡荡跟着她的脚步推到库房之外等待。

待到脚步声有了一段不小的距离,顾无咎这才放下手中的琴布,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看来我等还得加快些速度才是,可不能让皇姐在外头等急了。”

他回过头,打趣道:“慈大人现在可是宫中的大红人,就连本王久未见面的皇姐都赶着要来见上慈大人一面。”

慈攸宁闻言只是皱起眉来。

大红人?自己究竟是有哪一点,值得这么多身居高位的贵人,三番四次变着花样的来找她的不是。

慈攸宁蹙起眉来,最终还是没有忍住,问道:“王爷,微臣不明白,微臣究竟有何等价值,值得长公主殿下亲自到内教坊来看微臣办事儿?”

顾无咎先是不信,可看她眼神中并无半点玩笑意思,只得微微摇摇头,不知他这小恩人究竟是真傻还是装傻,先前编排自己时还一套一套的,怎么到了这正经的大事儿上,就开始犯迷糊。

“太后为前朝中书侍郎慈文瀚翻案,慈大人当真觉得是因为太后同慈令仪感情深厚?”

这一点她当然能明白,朝中势力暗涌,太后这招能借着这个正当的缘由,打压不少官员,可既然案子已经过去了,她对于朝中各方势力还有什么价值?

见她不解,顾无咎只好接着说下去:“慈文瀚大人为人光敏磊落,办事儿更是公平公正一丝不苟,想来定是受奸人所害,才锒铛入狱。”

“这么一看,先前已经处置的奸臣想必定还与未被发现的小人有勾结,若是慈大人现在站在太后一侧,想必从今往后,太后处置的人,都是那些蔑视王法的奸佞小人,办的事儿,都是有利于我南国统治的好事儿。”

顾无咎再叹一口气:“太后娘娘为了苏庆超挺当真是鞠躬尽瘁啊。”他微微摇着头,脸上看不出喜怒。

听了这番话,慈攸宁也暗骂自己愚笨。

先前进宫时匆忙,未曾探究父亲的案子最终牵连了哪些官员,太后着急拉拢她,只不过是借着她的名头去处理朝中的敌对势力。

再厉害的手段也得找一个合适的罪名,否则难免会在史书上被参上一笔。

如今小皇帝逐渐长大,他毕竟属于南国正统的主人,朝中不少原本持中立态度的大臣开始暗地里向太傅示好,缓和自己与皇帝一党的关系。

由此,太后急需一个理由,能将“莫须有”的罪名按在想按的人脑袋上。若是慈攸宁成了太后一党,只需将“陷害前朝中书侍郎慈文瀚”的罪名一放,无论是何方神圣,都难逃一死。

至于究竟有罪无罪,并不是太后所关心的事儿。

慈攸宁越想心里越觉着凄凉。父亲在世时是出了名的为人方正,当时先帝龙体一直抱恙,不少人曾劝过父亲要早些站队,免得先帝一驾崩,就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处境。

可父亲从来只觉得,为官者,当为百姓办实事,为君主解困惑而生,不应当一头栽进无用的朝廷斗争之中,站在九尺朝堂之上,却看不见民生苦楚。

只可惜向来充斥着权力争夺的地方是容不下这样的人,还未等先帝驾崩,就有人先下手参了父亲一本,在先帝跟前说他贪污谋反,又说他巴结皇子,意欲搅乱朝廷。

参他的人用拙劣的手段伪造了证据,只要稍微用心一查,就明白其中猫腻。只是当时先帝病入膏肓,本就对继承皇位一事甚是敏感,见到人证物证齐全,不由分说就治了慈文瀚的死罪。

如今父亲逝去已久,仍然有人借着他的名头,要在朝堂上翻云覆雨。

慈攸宁想的出了神,直到顾无咎轻咳几声,才将她的神智拉回库房之中。

想来慈攸宁是明白了他的意思,原先蹙起的眉头更是紧缩,顾无咎只好装作无辜,依旧神色轻松,说道:“我的大红人,不如你为我指条路,究竟该从哪里开始好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