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不具》
晋江文学城
勖力文
邹衍来找贺东篱的时候,她刚结束急诊会诊的一台面部清创减张缝合。
正值交班,邹衍问24h值班后的贺东篱,“今天门诊?”
贺东篱一身刷手服,摘了手术帽,交班后上午两台手术,他们主任的台。“下午门诊手术,怎么?”
邹衍得到信了,贺东篱的主治聘文下来了,他是赶来恭喜她的。“得请客。”
贺东篱笑意轻淡,“你答应请我的还没兑现呢,秉持环保原则,两两抵消吧。”
邹衍普外那边也是忙了一宿的手术,他是尿都憋着来找她说点事,交班查房后,上午去替科里上一个广播科普栏目。
眼下贺东篱没工夫和他闲聊了,邹衍言归正传道:“说正经的,老太太恢复得不错,她们昨晚给我发图片了,皮瓣彻底粘住了。”
贺东篱点头,知晓的样子。“师兄前两天有跟我讲,拆除负压和引流的时候,老太太状态就挺好的,不容易,快九十岁的人,手术耐受比什么都重要。”
邹衍再要说什么的,贺东篱赶去交班,临走前再匆匆叮嘱几句,要那边家属护理别掉以轻心。
一个月前,邹衍找到贺东篱,把朋友外婆的病情细致跟她描述了下,老人八十六岁的高龄,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史三十余年,七年卧床,骶尾部大转子深大压疮。
冯家外婆和母亲都是教书的,干净体面了一辈子的老人不堪其痛楚难熬,夜里没人的时候吞药想结束自己,好叫子女解脱。
也正是这个缘故,冯母这才坚持要给老母亲治疗。
好友还在国外,急得不行,只能找邹衍。邹衍找到贺东篱,要东篱帮他奔走下,请他们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的科主任出面,看看能不能下去帮忙开这台飞刀,一应费用都是邹衍来出。但是前提,不提邹衍的名字。
贺东篱给他绕糊涂了。毕竟,凭着邹衍的身份,或他或他父亲的名义,该是谁的名手都请得动的。
邹衍却没多说,只认真恳求的样子。他与贺东篱规培轮转那会儿认识的,算起来也五六年的交情了。没见他求过谁,更没见他对什么事如此忧心忡忡过。
贺东篱便不再多言,答应邹衍,找他们主任问问。赵真珍与贺东篱博导师出同门,聊起来,导师那头总玩笑,要东篱喊赵真珍师叔。赵真珍不爱听,她一个女士怎么成叔了。又怪古代男权,任何传业授道的制度,全是以男人为结构的。
贺东篱从来规规矩矩喊老师、主任。当然,私下也会念叨老赵,是小龙女和李莫愁的Mix版本。业务技术精湛如小龙女的漂亮,脾气性情如李莫愁一般阴晴不定。
赵真珍的教学、门诊和择期手术排满了,这期间还不乏几台飞刀。她先是把贺东篱骂了顿,这个疮面这个年纪,家属本身也没多上心,你什么朋友呀。
贺东篱眼观鼻,恨不得搬出邹衍来,她难得冲老板张口,又觉得邹衍这样南辕北辙的她实在不懂。
好在,赵真珍转了个微信名片给她,要她去找这个人,对方这些天正好在下面出专家诊。
择期的那天,正好贺东篱轮休。她与师兄那头联络上后,对方摇她过去做一助。
很精湛利落的一台完全游离大皮瓣修复术,供区植皮缝合时,师兄问贺东篱,“老太太是你什么人呀?”
认真缝合的贺东篱,专心二用,答道:“朋友的外婆。”
师兄听后没再说什么,手术室里闲聊也是家常便饭。
顺利下台后,贺东篱见到了邹衍口中的冯母,师兄作为主刀按规矩陈述了手术的完成情况。
冯家感恩想要请他们吃饭,被师兄婉拒了。出了县医院,师兄驱车回城,问贺东篱怎么来的,听说网约车,便要送她一程。
贺东篱之所以喊他师兄,是因为对方是赵真珍带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
路上,贺东篱碍于人情,认真努力地不把话掉在地上。
师兄在上海工作,也在上海定居。
虽说回城经过S城,但总是特地送一程的心意。抵达市里,贺东篱主动张罗,说要请师兄再多留两个小时,她喊上赵主任,请前辈和老师吃饭。
师兄笑着说下次,也请她回去转告赵老师,这次实在有点赶,他还有个朋友在上海,等着他回去谈点事。
那次就这样匆匆作别了。
邹衍这边转告了家属反馈的最新近况,贺东篱这天下了手术都快十二点了,她在手术休息室吃了饭,休整后去门诊楼的摆渡车上,跟师兄联络交流了病程的进展,观摩复盘口吻的称赞师兄的技术,再一次严阵感谢了师兄的襄助。
*
谭政瑨最近喜得千金二胎,处处眉开眼笑得很。他给赵老师寄孩子洗三伴手礼的时候,顺带着给东篱也寄了份。
次日就收到了师妹的贺礼。那会儿,他人还在另一个院区出诊。太太在月子中心,每天亲朋好友络绎不绝的探望,同行后辈寄份问候的礼物,家人也未必放在眼里。
还是岳母和母亲两个帮着整理誊记随礼名单时,翻到了这份礼盒。署名是S大附属一院,贺东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