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这一段话,筱彤轻轻地合上了日记本,仿佛将自己的感悟封印在了其中。她抬起头,目光投向窗外。雪已经悄然停歇,夜空如墨,繁星点点,宛如镶嵌在黑色天幕上的宝石。
九年级下学期即将拉开帷幕,中考的脚步也越来越近。然而,此刻的杨筱彤心中却没有丝毫的恐惧和焦虑。她深知,只要自己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就一定能够抵达梦想的彼岸。
时光荏苒,转眼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到了。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杨筱彤的脸上,她早早地来到了教室。站在教室门口,她深吸一口气,然后迈步走了进去。
教室里空荡荡的,只有几个人在闲聊。筱彤的目光扫视着四周,最后落在了墙上新贴的期末考试成绩单上。她定睛一看,自己的名字赫然列在第八行的位置。
一瞬间,一种奇妙的踏实感涌上心头。这一次,她不再是那个只能仰望别人的旁观者了,而是真正成为了舞台上的主角。
哟,我们的黑马来得真早啊!张明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他手里抱着一摞新教材,额前的碎发被晨风吹得微微晃动。
筱彤转身,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早啊,大学霸。这次可别再被我的进步吓到了。
张明嘴角微扬,挑了挑眉,脸上露出一丝戏谑的神色,故意板起脸说道:杨筱彤同学,一个寒假不见,你这是变得越来越嚣张了啊!然而,他的话音未落,自己却先忍不住笑出了声。
筱彤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尴尬,她的脸颊微微发烫,像是被人戳中了心事一般。她低下头,手忙脚乱地整理着书包带,似乎想要掩饰自己的窘态。
过了一会儿,筱彤终于稍稍恢复了平静,她抬起头,轻声说道:其实也没有啦,都是学习小组的功劳啦说到这里,她突然想起了什么,连忙问道:对了,这学期我们的学习小组还会继续吗?
张明微笑着点了点头,肯定地回答道:当然会继续啦!不过呢,这学期我想换一种形式,让每个成员都有机会轮流负责一个专题的讲解。你觉得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尝试一下呢?他的目光落在筱彤身上,带着几分期待。
筱彤猛地抬起头,与张明鼓励的目光交汇在一起。那一瞬间,她的内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触动了一下,但紧接着,拒绝的念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站在众人面前讲解?这怎么可能!她不禁觉得这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玩笑。
然而,就在这时,期末成绩单上那刺眼的数字却突然在她的脑海中闪现。那是她努力了一个学期的结果,虽然有所进步,但离她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想到这里,筱彤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轻声说道:好,我试试。
开学已经是第二周了,学习小组也重新集结起来。除了原来的五个人之外,这次还多了三个新成员,其中就有筱彤的好友林小雨。筱彤负责的内容是几何证明题的突破技巧,这可是她上学期进步最大的部分。
站在黑板前,筱彤感觉自己的心跳都快到了嗓子眼儿。她紧紧握着手中的粉笔,却发现不知何时,粉笔已经被她捏断了一小截。她的声音细得像蚊子叫一样:大家好好不容易才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可接下来要说什么呢?筱彤的脑海中突然一片空白,她只能结结巴巴地继续说道:今天我想分享呃
教室里鸦雀无声,静得让人感到有些害怕,甚至可以听到自己那急促的心跳声,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这心跳的声音在回荡。筱彤的余光瞥见林小雨正冲着她竖起大拇指,那鼓励的眼神让她稍稍安心了一些。而另一边的张明,则用口型无声地对她说着深呼吸,似乎在提醒她要放松下来。
筱彤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闭上了眼睛。她在心中默默告诉自己,这就像是平时对着镜子练习一样,没什么好紧张的。当她再次睁开眼睛时,感觉自己的声音比之前稳定了一些:几何证明的关键在于找准桥梁,也就是找到已知条件和所求结论之间的联系。就像这道题
随着讲解的深入,筱彤逐渐忘记了紧张,完全沉浸在题目之中。她的思路愈发清晰,语言也越发流畅。当她用彩色粉笔将辅助线画出来时,台下突然传来几声恍然大悟的啊,这声音让她心中一喜,知道自己的讲解终于让同学们理解了这道难题。
所以这个解法比标准答案少两步,筱彤转身面向大家,嘴角不由自主地泛起一抹微笑,因为它直接找到了最关键的等量关系。
她的声音清脆而自信,仿佛这个解法对她来说轻而易举。然而,在这看似轻松的背后,是她无数次的思考和尝试。
讲解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筱彤正准备收拾东西离开,突然一个声音叫住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