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支持商业发展,毕竟他的贞观经济繁荣、朝堂清明、文化鼎盛可不是做假的。以农业为本的同时,各行各业均发展。
还没开始,李世民、秦小政都已经想出那种全民皆换上红砖的美好场面了。
但事情没有那么美好,房玄龄道:“但现在制作红砖并不成规模,若真想让红砖传播到大秦天下,最好还是用小型砖窑以求精工细作,小作坊作业。”
李世民他们习惯性盯着房玄龄,但这次房玄龄没有再信誓旦旦说可以,而是道:“这种小型砖窑需要调试,可能还需要一年的时间才可以。”
房玄龄继续道:“而且到底是什么原料可以制作红砖现如今也不知道,这个也需要调试,还需要再加一年,也就是整整需要两年打底。”
两年的时间。
李世民还没反应,但秦始皇的眉头就先皱起来了。
李世民也很惊讶,原来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他的玄龄不知道的东西,他看向房玄龄,试图用意识问道:贞观还没发明出来
房玄龄用口型回复道:汉。
一个字,李世民已经明了,汉朝发明的,他的玄龄也只是偶尔看到,空有知识而已。
李世民懂了,他看向秦小政的怀中,那里正是有一本关于汉朝的百家知识。
但是这东西不只是他的,还是老父亲的。
李世民:头疼,该如何说才能让老父亲相信玄龄是无害的自己人。
但实际上秦小政比李世民还头疼。
秦七八月雨水多,明年更是能让秦三月不见星。这是秦小政从书中所看的,他也确实从这书的犄角旮旯看到了红砖的字眼。
正迟疑中,房玄龄的话却打断了他们的思绪,房玄龄道:“说起来陛下其实还有一个问题迫切需要我解决对吧?”
紧张的思绪被打断,李世民脑中有片刻短路,他迷惑:“什么?”
其他人随之看向房玄龄,房玄龄笑道:“陛下一开始不是说朝廷竹简使用不便,帛书又昂贵,人才稀少,想要一比这两种更为便捷的书写之物吗?”
李世民脑中的线路终于接起线来了,他噌地一下子精神起来:“对对对,是有这回事!”
他缺纸,还缺人!
房玄龄没有吊着他们,而是带他们往旁边走,边走边道:“陛下还记得我和您说过在这遇见了一好友开山吗?”
李世民自然知道,他重重点头:“知道!”
房玄龄毫不避讳,笑道:“造纸之术是开山记起来的。”
造纸之术也是汉朝发明出来的,殷开山为何能记得,就是因为他再隋朝于地方任职时曾见过造纸之法。
在章邯和秦始皇还在思考造纸造出来的纸是什么样子的时候,房玄龄带人的脚步终于停下来了。
他笑看李世民:“此物是我到达京城的第二天送到咸阳的,本欲在前两天进献给陛下。”
可惜陛下被政务困在咸阳宫。
房玄龄继续道:“不过现在赠与陛下也好。”
秦始皇好奇地望向房玄龄,他虽不知对面这人待会儿会拿出什么,但深刻觉得这人的脑子就像一个怀无数宝物的宝库。
怎么什么都有?
但李世民这时候已经在期待了,他相信玄龄的话,已经在想他可以看到什么样的纸,一沓还是一箱?
不过怎么样都好,能造出来就是好的,即使是一沓也行,能加快造纸进度就好!
房玄龄打开房门。
李世民的想法止步于看向房门之前。
李世民看着摆满整个屋子,并且叠高高的箱子震惊:“纸张是?”
在哪?不会这些箱子都是吧?
不会吧不会吧,一开始就这么富裕他会不习惯的!
房玄龄指着屋内的箱子道:“这些都是!”
房玄龄说着就打开箱子,黄灿灿的纸映人眼帘。
再打开一箱,这次的纸张不黄,非常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