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墨两家人的视线随之看向李世民,
等看到李世民赞同的颔首时,他们有种自己终究要翻身把歌唱愉快感。
房玄龄的东西展示完了,但给众人的震撼却久久无法离去。
就当众人都以为这位给他们带来巨大惊喜的房贤士已经说完,他们已经在思考论功行赏当给这位拿出造纸术、雕版印刷术、筒车、曲辕犁、红砖法的贤士什么官职和奖励时。
房玄龄却在心中打了个草稿。
其实不仅仅魏征想要有话要说,他也有一件事情想说说。
毕竟他可能这一辈子可没几次有想这种冲动。
想他上辈子唯有一次上谏,那就是在临死前说了个劝他家陛下不要去攻打高句丽的谏言。
想到前几日遇见陛下时的情景,房玄龄就害怕。
他珍之爱之的陛下次绝对不能再遇见这种事情!
于是,本以为可以顺利进行下一步封赏步骤的李世民就听见他家房玄龄又开口了,道:“但最后,臣却有一事想要上谏。”
嗯?
李世民:“什么?”
风太大,他好像听差了,他家玄龄说的是上谏?
那个与他君臣一生,都没几次上谏的玄龄竟然说要上谏?
李世民突然有种不妙的预感。
他的玄龄不会被魏征给带歪了吧!
第27章开门,田家给二凤做心腹来了田家:二……
在众人的瞩目中,房玄龄说出自己的谏言:“陛下本该高居深视,事惟清静,心无嗜欲,但昨日却只带尉迟将军和章邯将军出门,置近卫于数百米之外。”
房玄龄的话让在场大臣倒吸一口凉气。
“嘶!”
昨日陛下遇刺的情况众人或多或少有听到,但听到的版本无一例外是那些贼人很快就被斩杀了,没想到这很‘很快’是指数百米?
再晚来一点点就去收尸体碎片把!
房玄龄最后道:“陛下您无虑不虞之变和不测之险。”
“故而臣奏陛下立危墙之过!”
房玄龄在大秦的第一道谏言获得几乎所有人的认同。
“对对对对!房贤士说得对!”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更何况是掌一国的万金之躯!”
“陛下您下次可千万不要再如此行事了!”
听到耳边赞叹玄龄之声和批驳自己之声四起,坐在上首的李世民:“…
…”
备受众人眼神谴责,压力好大。
李世民看向房玄龄,用眼神示意:朕的房,你还是朕那个亲亲臣吗?这满满的魏征风是怎么回事?
房玄龄回以淡定一笑:陛下,此皆为臣肺腑之言。
李世民内心哼唧,面上却觉得他家臣子说得都有道理,道:“朕深刻反思,爱卿说得对!一国君主确实不应当立于危墙之下。”
如果那一些人也算危墙的话。
魏征的谏言和玄龄的献物结合得非常好,李世民非常满意,他最后总结道:“左相的谏言给朕如雷贯耳之击,房贤才的回答更是切实可行,于国大有益处,实为谋士、能臣典范。”
李世民的话让众人认同,今日左相和这个房贤士的言论真刷新他们的对于做官的认识。
对于这位拿出造纸术、雕版印刷术、筒车、曲辕犁、红砖法的贤能之人。
这人如此优秀,应该给什么官职?什么奖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