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村的夜晚静谧而深沉。
夜空如墨,星光寥落,山风裹挟着一丝凉意,吹过村庄,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陈宇借着昏暗的灯光,伏在村委会办公室那张破旧的桌子上,仔细地翻看着白天记录的笔记。
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石头村的贫困现状,村民们的期盼,以及他初步构想的养猪试点计划。
从决定搞养猪试点到现在,仅仅过去了两天,但陈宇却感觉仿佛过了很久。
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像一块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
猪仔从哪里来?
饲料如何解决?
猪圈怎么搭建?
技术指导找谁?
每一项都需要落实,每一项都需要花钱!。
最让陈宇感到棘手的是资金问题。
村委会的账上空空如也,指望扶贫款,也需要走流程,等批下来还不知道要多久。
而养猪试点,却是迫在眉睫,耽误不起。
“唉。。。。。。”陈宇忍不住叹了口气,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李老根推门走了进来,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玉米粥。
“陈宇,忙到现在还没睡?喝碗粥暖暖身子吧。”李老根关切地说道。
陈宇放下笔,接过粥碗,感激地说道:“谢谢李书记,您也还没睡?”
“年纪大了,觉少。”李老根笑了笑,拉过一把椅子坐下,“看你愁眉苦脸的,是不是遇到啥难事了?”
陈宇没有隐瞒,把自己遇到的困难,一一告诉了李老根。
李老根听完,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陈宇同志,你说的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困难。咱们石头村,穷了几十年了,底子薄,啥都缺。”
“不过,困难是困难,办法总会有的。”李老根话锋一转,语气坚定了几分,“你放心,只要是为了村里好,我们这些老骨头,豁出去了也要支持你!”
李老根的话,让陈宇心中一暖。
他知道,李老根说的是真心话。
在石头村的这段时间,他真切感受到了李老根和村干部们为改变村庄贫困面貌的决心和渴望。
“李书记,谢谢您。”陈宇诚恳地说道,“有您和大家的支持,我相信,石头村一定能走出困境!”
“好!”李老根欣慰地笑了笑,“对了,猪仔的事情,我倒是有点眉目了。”
“哦?真的?”陈宇精神一振,急忙问道,“您有门路?”
“也不算啥门路,就是我有个远房亲戚,在隔壁镇上开了个养猪场,规模不大,但猪仔质量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