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先生记忆不错:“何止我,你我还有小石(曹禺,字小石),再加上这小子,咱们四个还拍了一张合影呢。”
“就是他,《牧马人》《放羊班的春天》都是他写的,关键才不到二十岁,真真的少年天才,前途不可限量。”
“知道知道,还有牛啊,驴啊,鸭子,我都看过的,听说还拍了电影,”茅盾先生又问,“这是一部长篇吧?”
“是啊,六十多万字,横跨二十多年的一部家族史,国共史,”巴老简单介绍了一下这部小说的内容,“他这个年纪写这个题材,我一开始是有些担忧的,没想到完成的极好,文字老练,史料翔实,而且才用了一年时间,要不说年轻人呢,换成我,写十年能写完就不错了。”
茅盾先生没有直接翻阅小说,他想起一事,儿子韦韬不在,他直接跟巴金道:“之前我和韦韬提过一嘴,想要成立一个以我名字命名的长篇小说奖,用我的遗产做奖金,韦韬他们也同意了,我心中还是有些忐忑,觉得不太合适。”
“哪里不合适?”
“用我的名字啊。”
巴老笑问:“你这些稿费有多少?”
“大概二十五万吧。”
巴老微微讶异,这么多,是我的两倍呢!巴老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平时有些大手大脚了。
随即他道:“能捐出这么大一笔巨款,这是一辈子的收入,没有留给子孙,而是选择贡献给文学事业,冠个名字怎么了,你不必为这件事忧心的。”
听到老伙计这么宽慰自己,茅盾先生松了口气,紧紧握住巴金的手道:“那将来这个奖就请你多多照拂了。”
这语气,有种托孤的感觉了,巴老郑重点头应下。
这时茅盾先生的儿子韦韬和儿媳陈小曼进来了,巴老知道自己已经进来有段时间了,于是起身告辞,并叮嘱茅盾先生好好休息。
茅盾先生最后拍了拍他的手,眼神恳切,巴老点点头,只要自己还在那个位置上,这个茅盾文学奖自己一定帮他盯着。
~
第二天,巴老都准备回魔都了,结果却接到了韦韬的电话,听到是他来电,巴老神情哀切,已经做好听到那个坏消息的准备了。
结果韦韬说的是:“巴老,本来这件事不该麻烦你的,也不合规矩,但我还是想问一下,《人间正道是沧桑》后面的稿子能借来看一看吗。”
“啊?”巴老没想到听到的是这个。
韦韬解释道:“昨天今天父亲清醒的时候都在看《收获》,准确讲是在看魏明的那个长篇小说,边看还边跟我们回忆往昔,提到了很多同志,还多次提出表扬,可我知道那只是上部,是不完整的,我不想让父亲临走前还只能看一个不完整的故事,就是不清楚魏明同志的这部小说写完了没有。”
巴老松了口气,还以为是什么事呢。
“稿子是有的,只是后续还没修改,但小魏笔记清晰,不妨碍阅读的,你且等着,我打个电话。”
~
魏明和魏红正在收拾行李,柳如龙也在,他们三个会一起坐飞机去魔都。
飞机啊!
魏红激动不得了,哥哥,外婆,还有母亲都已经坐过飞机了。
老魏则愤愤不平,今天之后,全家就只有他没坐过飞机了,有机会真想坐一坐。
这时电话响了,魏红灵敏地跨过行李去接电话。
“喂,你好,这里是魏明家,请问您哪位,找……巴,巴金!不是,巴老您好,稍等……”
魏明已经走了过来,并拿起了电话,说了几句话就挂了。
“哥,巴老找你什么事啊?”魏红问,阿龙和爹娘也凑了过来。
魏明从自己的包里把《人间正道是沧桑》后面的稿子取出来:“茅盾先生刚刚看了我的这部小说,急着想看看后面的剧情,爹,等会儿你们别出门了,我把地址告诉了巴老,过会儿茅盾先生的儿子会过来取稿子。”
老魏不明就里,笑道:“这茅盾先生还挺急脾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