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也为儿子能得到这种大文豪的赏识而开心,鲁郭茅巴老曹嘛。
不过魏明却是清楚,一代文豪即将陨落,自己记得很清楚,应该就是81年春节过后不久,而《人间正道是沧桑》要五月底才能连载完成,他肯定是等不到了。
能提前让茅盾先生看完自己这部小说,成为他人生中看的最后一部小说,也算是自己的荣幸了。
魏明又交代了几句,让老魏把原稿交给韦韬先生,至于归还并不着急,他用备份稿也能改稿,而且接下来老魏许淑芬也要带着外婆回老家准备过年了,家里这段时间都没人。
云云则要第一次在婆家过年,肚子里怀着梅家第一个三代,倒是不用担心她受委屈。
至于黑猫警长,老魏决定把它弄到四合院,让它跟银杏熟悉几天,以后这一猫一狗就托付给彪子和小梅了。
魏明等不及跟韦韬见面了,他们仨要去赶飞机了。
《人间正道是沧桑》刚刚发表,李编催他去魔都改稿的信就到了,另外稿费也到账了。
阿龙也在催呢,期末考结束后他就迫不及待想要去魔都找女朋友了,要不魏明说飞机票他包了,阿龙都不想等他了。
魏明抱紧自己的包,三人上路。
包里面还有一封老鬼刚刚从香港发过来的信,里面最重要的是一份地契,觉园二号花园洋房的地契。
当年姑奶奶一家离开魔都的时候委托石家一房远亲照顾,后来宅子被没收了,这门远亲也没有留下后人,于是就一直被当做机关单位办公场所了。
老鬼把事情跟美国的姐姐说了一声,她把地契寄了回来,表示如果能收回来就收,收不回来也无所谓,她丈夫已经过世了,自己也没个孩子,对这套老洋房没什么念想,大概率也不会回来住了。
如果能收回来,就算是送给晚辈的礼物了,意思是让老魏和他那个未曾谋面的小妹妹一起商量着分了。
这套宅子比魏明那套大得多,估计一半就能抵得上自己那套了,只不过老爹现在还不知道自己即将继承半套魔都顶级豪宅。
当然,也要看魏明手上的证件能否把房子要过来,一般这种情况好像都需要当事人的后代回国才好办理吧。
除了觉园老宅的归属,老鬼还说了他在香港见到沈最的事,询问魏明知不知道沈最的最近动态,老鬼担心沈最是冲自己去的。
~
沈最嘛,他最近在全情投入地看小说,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该说不说,这小说的阅读体验太丝滑了,根本停不下来。
直至看到了《人间正道是沧桑·上》的后半部分,他这才看见自己登场,立即兴趣大增,不过一开始戏份并不多。
但这种在虚构小说里面看到自己的名字感觉还挺奇妙的。
当然,这部小说并非完全虚构的,前面的重头戏是黄埔军校的剧情,男主人公江立民是黄埔三期的,而他大哥江立中还是黄埔教官,后来的老蒋身边大红人,比他的顶头上司戴老大还要牛逼轰轰。
沈最在功德林待了十年,那里面最不缺的就是黄埔人,沈最很喜欢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所以尽管他不曾上过黄埔军校,但对黄埔了解颇多。
这个作者说的基本能对上,可见在资料搜集方面是下了很多功夫的。
然而继续看下去,沈最就有些冒汗了,娘希匹的,这人怎么知道自己这么多小秘密,甚至他的一些口癖和微表情,习惯小动作都了如指掌!
寥寥几笔,仿佛两人是故交一般熟稔。
要知道现在沈最还没出版他的回忆录,他交代的那些报告都是直接上交的,并不对外流通,层次一般的人根本看不到。
看来这作者能量不小啊!
魏明确实没少查资料,包括政协的文史资料馆,但这主要还是归功于他前世看书够多够杂,积累丰富。
沈最83年出版的《我这三十年》,86年出版的《我的特务生涯》,93年的《人鬼之间》,魏明都看过,再加上老鬼透露一些不为人知的内情,写起来就很有真实感,看的沈最一愣一愣的,仿佛身边有一双看不到的眼睛。
女儿问他认不认识江立民,现在沈最有些不确定了,会不会当年共党里真有这么一号人,这其实是一部纪实文学?
他一边看,一边想,小说中,江立民年轻时在老家混不下去,于是远走魔都投奔身为国党元老的姐夫和姐姐。
巧了,沈最十八岁的时候在长沙混不下去,被学校开除,之后就去魔都投奔姐姐和姐夫,也是在姐夫的引荐下才走上这条特务之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