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守寡三年后亡夫诈尸了怎么办 > 报官(第1页)

报官(第1页)

陶珑直接去了县衙报官,还带着宋方抓到的纵火犯一起。

刘睢消息再不灵通,也多少听说了陶家起火的事。原本还以为那位女中豪杰就此殒命,心里很是唏嘘了一阵。不成想,这才第二天,该豪杰不仅全须全尾地活着,还直接自己抓了犯人送到县衙里。

“刘大人,您可要为小女子做主啊。”

府门一开,陶珑就半掩着脸,哭哭啼啼向堂里走去。

她这阵仗搞得极大,不少人都闻风而动,赶着过来看热闹。

刘睢虽然稳坐堂上,头顶“正大光明”匾,端的一副清正父母官的样,心里却实在非常崩溃。

他虽然不去阿谀奉承陆党,乐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做个好官,却也自认不是什么好人——都是要过日子的,陆党可万万不能得罪。

在金陵做官,甚至说在如今的大齐做官,最要紧就是不惹事。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能推给上下级做就让他们做。尤其是麻烦事,但凡过了手,就像摸了把刚出锅的糍粑,横竖都要沾上甩不掉的东西。

刘睢奉行此“中庸”之道,在江宁县做官多年,虽然再没升官,但这个位置多少也能小捞一笔,又不至于牵扯太多大人物的斗争,他过得可谓是十分舒坦。

之前织造司那个林公公非要拉扯上他去搜家,刘睢心里就已经是一百个不愿意。但地位摆在那,他只有被使唤的命。

如今陶珑居然也要先拿他来开刀!

刘睢简直想自己跪在堂下好好申辩一番:都说“神仙打架,小鬼遭殃”,但你们神仙能不能别回回都波及道他们这样的“无辜”小鬼?

哪怕灵魂一半都已出窍,刘睢还是无可奈何地拍响惊堂木,公事公办叫陶珑报上姓名,递上诉状。

走完流程,看着诉状上陈列的条条罪状,刘睢只觉得,自己或许此时直接装昏才是最好的选择。

他怎么也想不到,陶珑的胆子居然大到这个程度,敢直接控告林员!

是他疯了,还是陶珑疯了?

刘睢的手都在抖,不可置信地看了又看,直到身边的主簿见他迟迟没有动作,也凑上去看——

这下,神情恍惚的人又多了一个。

偏偏罪魁祸首本人还跪在堂下,哭得哀哀戚戚,好不可怜。

既然能主持局面的人都不说话装鹌鹑,陶珑也擦干了眼角不存在的泪,痛声道:“民妇要状告内织染局掌司太监林员,买凶杀人,意图放火烧毁民妇宅院来毁尸灭迹!”

此话一出,县衙霎时安静了片刻,旋即便爆发出一浪高过一浪的议论声。

毕竟,宫廷秘闻虽说向来都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八卦内容,但如此明晃晃将其攀扯出来的,这也算是头一遭。

刘睢现在只恨自己为何偏偏做了江宁县的知县,织造司和陶家居然好死不死都在他的管辖范围内。

他汗流如瀑,没什么威严地拍了拍惊堂木,大喊“肃静”,这才深吸一口气,问:“你……你可还有什么证据?”

顿了顿,刘睢意识到自己手里还拿着诉状,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补充道:“除了那个你自己捉拿的犯人和他的口供以外。”

陶珑无辜道:“这还不够吗?而且,这些不该是大人您该求证的吗?”

刘睢这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一堆蠢话,烦躁地捏捏眉心,长叹道:“的确如此,那今日你先回去,我……本官即刻派人去搜查,一定给你交代。”

说罢,他挥挥手,就想赶人离开。

陶珑没有反驳,也没有阻拦。一直等人走到堂下,她才起身冲着县衙外围观的民众道:“有劳各位在此做个见证,我一个小女子无故被官员针对,无奈之下才来县衙状告!若将来事出有异,还望有仁人义士愿站出来为小女子说话!”

不管真有这么一天,是否会有人替她作证,至少此刻,堂下百姓纷纷应和,出于自己最朴素的正义感,很是为她鸣不平。

听到了一切的刘睢险些呕血。

这不就是在变相威胁他,叫他不许压下此事吗?

那陶珑这位祖宗可是想多了,别说她背后还有当今武将里风头最盛的陶氏父子二人了,光是看在孙常志年年送礼的份儿上,这桩案子也必须得有个交代。

刘睢急得团团转。他又不站队,可整个金陵除他外,谁人不站陆党?

眼下,他竟连个可以诉苦求助的对象都没有!

主簿与刘睢共事多年,哪能不清楚他这会儿在想什么?作为旁观者,他看得比刘睢要清楚,立刻献计,“大人,那位陶东家并未纠缠,想来也不是有意要与您为难……您不如直接问问她,想要个什么结果?”

去找林员是不行的。此人做事不怎么样,找事却十分在行,眼下去和他商量,无异于与虎谋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