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我在唐朝当公务员 > 第一百章 敲山震虎尚书惊(第2页)

第一百章 敲山震虎尚书惊(第2页)

见方羽只是微笑不语,并未拿出任何实质证据,却又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钱益谦心中的侥幸才逐渐破灭,开始真正衡量起方羽话语中的分量和背后的威胁。随后再接入“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心理活动。

“尚书大人明鉴。”方羽笑了笑,不再提账目,“下官今日来,非为细故。正是因积弊已深,漕运改革才更显紧要。若漕运畅通,耗费减少,国库能充盈,京师可安稳,这对尚书大人您来说,也是大功一件啊。”

他看着钱益谦,语气诚恳:“陛下对漕运之事极为看重,若能在尚书大人主持下,革除沉疴,利国利民,这份功劳,史书上也会重重记上一笔。下官年轻识浅,许多地方还需仰仗尚书大人指点。这改革方案,若有不妥之处,还请尚书大人斧正,下官愿全力配合,共同将此事办好。”

这番话软中带硬,点明利害的同时,也给足了钱益谦面子和台阶,既有追查的暗示,也画出了合作共赢的图景。

钱益谦是官场老手,岂能听不出方羽的言外之意?他捏着茶杯,手指微微颤抖,心中快速权衡。

方羽这小子,年纪轻轻,手段却如此老辣!他显然已经抓住了自己的把柄,虽然未必有铁证,但只要捅到御前,以陛下的性子,彻查之下,自己绝难幸免。贪腐之事一旦暴露,丢官罢职都是轻的,说不定项上人头都保不住!

相比之下,漕运改革虽然会触动他和他背后那些人的利益,但只要操作得当,未必不能从中分一杯羹。更重要的是,方羽已经把“功劳”递到了他面前,若改革成功,他作为户部尚书,确实能分得首功。

两害相权取其轻。

钱益谦额角的冷汗渐渐收了回去,脸上的笑容重新变得自然起来,只是眼神深处多了几分复杂。他放下茶杯,哈哈一笑:“方侍郎所言极是!老夫糊涂了!只想着稳妥,却忘了革新的重要性!漕运改革,利国利民,乃是头等大事,岂能因循守旧,裹足不前?”

他站起身,走到书案前,拿起方羽那份被他压了多日的奏疏:“方侍郎这份方案,老夫这几日也反复看过,确实是深思熟虑,切中要害!有些细节,我们再完善完善,明日堂议,便正式通过,尽快呈报陛下!”

方羽起身拱手:“全凭尚书大人做主。”

目的达到,方羽没有久留,起身告辞。

看着方羽离去的背影,钱益谦脸上的笑容缓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阴沉。他捏紧了拳头,低声啐了一口:“好个方羽,好个后生可畏!算你狠!”但终究,他还是松开了紧握的拳头,长长叹了口气。眼下,也只能先顺着这小子的意了。

第二日,户部堂议。钱益谦一反常态,对方羽的《漕运改革疏》大加赞赏,并主动提出几点“完善”意见后,便宣布方案通过,着手准备上奏事宜。

这突如其来的转变,让一众王党官员目瞪口呆,面面相觑,不明所以。而左侍郎赵克明等人,则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漕运改革方案很快得到了皇帝的批复。李隆基对于方羽能在短时间内拿出如此详尽且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大为赞赏,当即下旨,命方羽全权负责漕运改革的试点工作,户部及相关衙门全力配合。

方羽选择了连接京畿与江南的通济渠一段作为试点。这里水路繁忙,情况复杂,但也最能检验改革的成效。

他雷厉风行,立即着手推行。首先,按照方案中的设计,委托工部下辖的船坞试制了几艘载重更大、吃水更浅的新式沙船。其次,设立临时的“漕运调度司”,统一协调试点河段的船只往来、停靠、装卸,引入流水线作业的理念,大大缩短了周转时间。再次,与地方官府协调,派出督察队伍,严厉整顿沿途关卡,对于任何敢于私设名目、敲诈勒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惩一起,绝不姑息。同时,引入部分信誉良好、实力雄厚的民间船商参与漕粮运输,与官船形成竞争,并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

改革初期,阻力重重。旧有习惯难以改变,一些被触动了利益的胥吏和小官僚暗中使绊子,甚至有地痞流氓试图滋扰闹事。但方羽早有准备,张虎带着一队精干护卫,铁腕弹压,毫不手软。几番杀鸡儆猴之后,宵小之辈不敢再造次。

随着新船投入使用,新的管理流程逐渐顺畅,改革的效果开始显现。

新式沙船载量比旧船提升了近三成,而且更适应河道变化,搁浅事故大大减少。统一调度让船只通行效率提升了不止一倍,原本需要十天半月的行程,现在七八天就能跑完一个来回。沿途关卡的风气为之一清,以往层层盘剥、雁过拔毛的现象基本绝迹,运输成本肉眼可见地下降。

试点河段的粮食物资运输变得前所未有的顺畅高效,“途耗”大幅降低,入库的粮食实打实地多了起来。参与试点的官船船工和民间船商,因为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收入反而有所增加,积极性高涨。沿岸的百姓也感受到了变化,粮价更加平稳,往来货物更加通畅,无不拍手称快。

“方大人真是神了!这漕运,多少年都这样了,他一来就给整明白了!”

“是啊,以前过个关卡,跟扒层皮似的,现在规规矩矩,顺畅多了!”

“听说新船又能装又跑得快,还不怕搁浅,真是好东西!”

试点的成功,让方羽的声望再次水涨船高。“方青天”不仅能断案,还能理财治政,一时间,长安城内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然而,相府之内,王德忠听着心腹关于漕运试点成功的汇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缓缓转动着拇指上的玉扳指,眼中寒光闪烁。

“好一个方羽……好一个户部侍郎……看来,本相还是小瞧他了。”

他原本以为漕运这个烂摊子足以让方羽焦头烂额,甚至身败名裂,没想到,竟又成了他扬名立万的垫脚石!钱益谦那个废物,竟然这么快就妥协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