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大秦帝国献公 > 191章 草原血净 帝国新生(第1页)

191章 草原血净 帝国新生(第1页)

草原上的风,依旧凛冽,却带上了一股挥之不去的腐臭与焦糊味。

堆积如山的尸骸,在初升的朝阳下显得格外狰狞。

蒙恬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切,下达了清理的命令。

秦军士卒们沉默地将一袋袋由格物院紧急运来的白色粉末——“化尸粉”,洒向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

刺鼻的气味弥漫开来,那粉末遇水或血肉,便会产生高温,并迅速分解有机物,有效地防止了瘟疫的蔓延。

草原,以一种惨烈的方式被净化了。

数十万计的匈奴妇孺老弱,戴着沉重的木枷,如同行尸走肉般被押解上路。

她们的眼神空洞,失去了家园与亲人的悲恸,化为了死一般的麻木。

一部分姿色尚可的年轻女子,作为战利品被赏赐给了此次北伐立下大功的将士。

其余绝大部分,则被编入奴隶营,源源不断地送往大秦各地。

她们将是驰道向更远方延伸的基石,是矿山中永不停歇的挖掘者,是水利工地上最廉价的劳动力。

咸阳宫,将闾看着北疆送来的奴隶安置初步规划,以及格物院对“国有奴隶”管理提出的新方案,微微颔首。

“身份标识必须明确。”将闾的声音没有波澜,“每个奴隶,颈后统一烙印‘秦奴’二字,并配发刻有编号的铁牌,便于清点管理。”

对待敌人,将闾是不会仁慈的,他不是扶苏。

“喏!”杜周在一旁躬身应道,心中已开始盘算这些铁牌的铸造成本。

“草原上,择水草丰茂、易于防守之地,建立大型屯垦劳动营。”

将闾的手指在舆图上几处新标记的地点划过,“强迫匈奴奴隶进行农牧生产,产出优先供给北疆驻军,多余部分再行调配。格物院新改良的曲辕犁、播种耧车,皆可在此推广,务求最大化产出。”

“殿下英明!”杜周眉开眼笑,这简直是无本万利的买卖。

他仿佛已经看到,一座座劳动营拔地而起,无数匈奴奴隶挥汗如雨,为大秦创造着源源不断的财富。

“此事,便由你治粟内史府牵头,少府协同,格物院提供技术支持。”将闾补充道。

“臣,遵旨!”杜周心中乐开了花。

杜周最近走路都带着风,怀里揣着小算盘,没事就拨拉几下。

匈奴主力一灭,那些被俘的奴隶,在他眼中都是会走路的金山银山。

“殿下,”杜周搓着手,一脸谄媚地向将闾汇报,“初步估算,这数十万匈奴奴隶,若管理得当,每年至少可为我大秦节省军费开支三成,各项工程劳役成本更是能降五成以上!这还不算他们直接产出的粮食、牛羊、皮毛……”

他顿了顿,小心翼翼地提议:“臣还有一愚见。那些匈奴女子中,不乏年轻健壮者,若将其赏赐给内地无妻的功臣、老卒,或充入边军,一来可安抚军心,二来嘛……用不了几代,便可融合血脉,使其子孙后代彻底忘却旧怨,一心归秦,岂不美哉?”

将闾看了他一眼,这杜周算盘打得倒是精细,连这种软刀子都想到了。

“此事,可酌情办理。但须严格甄别,确保不会留下隐患。”

“喏!臣明白!”杜周喜滋滋地应下。

草原的平静之下,新的秩序正在建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