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大秦帝国献公 > 194章 盛世危言与血肉金库(第2页)

194章 盛世危言与血肉金库(第2页)

然而,一些目光长远的官员,如蒙毅,在欣喜之余,也隐隐察觉到一丝忧虑。

大量土地和人口快速集中到军功阶层和权贵手中,固然能短期内刺激生产,巩固统治。

但长此以往,土地兼并之势将难以遏制,贫富差距拉大,恐为未来埋下隐患。

只是此刻,大秦刚刚取得空前大胜,将闾威望如日中天,这些担忧,也只能暂时压在心底。

“殿下,”杜周又想起一事,“匈奴之地,亦有良矿美玉,水草丰美之处更是数不胜数。臣以为,可将其中最优质的矿山、牧场,以及一些能工巧匠集中的部落旧址,划为皇家直领,由少府直接管辖。

其产出,一部分充入国库,另一部分,则可充实殿下的‘小金库’,以备不时之需。比如罗网的经费,还有格物院那些耗资巨大又需高度保密的研发项目,便可从此支取,无需再经过朝议,更为便捷。”

将闾瞥了他一眼,这杜周,倒是越来越会揣摩上意了。“可。”

“还有,殿下!”杜周仿佛有说不完的妙计,“匈奴既灭,北方商路畅通无阻。往来西域的商队,必将激增。臣提议,于长城沿线各重要关隘,设立关卡,征收商税。如此一来,既能掌控商路,又能为国库再添一笔可观的收入!此乃安全红利啊!”

将闾微微颔首。

殿内气氛热烈,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对帝国光明未来的憧憬。

然而,在一些角落,亦有窃窃私语。有官员私下里忧心忡忡:“如今外部之敌已平,钱粮皆从匈奴掠夺而来。倘若日后无处可掠,为了维持如此庞大的军费与工程开支,朝廷的目光,是否会转向国内,加重我大秦子民的赋税徭役?”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大秦似乎已经找到了一条通过不断征伐、掠夺外部资源来维持自身高速发展的道路。

这种以战养战的模式一旦形成路径依赖,便如同饮鸩止渴,会驱使着帝国战车永不停歇地向外碾压,直到撞上更坚硬的壁垒,或是从内部轰然崩塌。

在漠南一处为皇家织造赶制丝绸的官营工坊内,数百名匈奴女奴在监工的皮鞭下,日夜劳作。

阿茹娜也在其中,她默默地纺着纱,耳朵却仔细地听着监工们之间的谈话,学习着他们的语言,观察着他们的习惯。

她发现,这些秦人并非铁板一块。

那些普通的秦军士卒和监工,对待她们这些奴隶固然凶狠,但他们看向那些骑着高头大马、身着绫罗绸缎的秦人官员时,眼神中也偶尔会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畏惧与……不满。

原来,秦人内部,也分三六九等,也有压迫与被压迫。

这个发现,让她那颗复仇的心,又多了几分异样的思绪。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西域边陲,以及新近纳入大秦版图的一些南方区域,情况并不如咸阳所听闻的那般歌舞升平。

秦法严苛,对当地原有部族的风俗习惯毫不尊重,加之沉重的赋税和劳役,一些小规模的骚乱和反抗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

虽然这些反抗很快便被当地驻军血腥镇压,未能形成气候,却也让驻守边疆的秦军将领们疲于奔命,叫苦不迭。

帝国的铁蹄踏碎了旧的秩序,新的秩序在血与火中建立,但其根基之下,暗流汹涌,从未真正平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