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东宫笼中雀雾颚白免费全文阅读 > 第93章 番外 少年时1(第2页)

第93章 番外 少年时1(第2页)

车帘掀开,一个与冼君同年岁相仿的少年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与冼君同儒雅温和,如松如玉不同,对方虽不过十四岁,可浑身气势低沉,一双黑眸宛如一狭深不可测的深渊。

身后顷刻跪倒一大片,冼君同行大礼,“臣见过太子殿下。”

沈长冀走下马车,没人看得出喜怒,五皇子低下头,身体不自觉颤抖起来,“太子殿下,我刚刚……”

沈长冀走过,丢下一句话声音不带温度:

“进去。”

自那日,冼君同在国子监出了名,南国质子隐隐以他为中心,团结一致,而冼君同也不负众望,数次挽救了他们于沈氏皇族设下的危难,除却沈长冀,北朝其他皇子根本敌不过他。

因为冼君同不单只团结他们南国质子,对国子监里的每一个人,他尽可能地交好。

除此之外,他不仅国子监各个学科学得极好,连语言方面也颇有天赋。

有次北朝人嘲笑他们南国人,故意用北都官话说话,没想到他冼君同当场用一口极流利正宗的北都官话化解了矛盾。

自那之后,北朝人再不敢小看他们。

国子监教授律法的徐太傅造诣极高,却不看学生出身,也不在乎年龄,每次授课,将所有学生召集一堂,并且极爱临时在课堂上临时提出各种问题。

一次,他问满堂学生:“有一孤女,因父母双亡,被叔父在母丧期间许配给相貌丑陋的农夫韦阿大,孤女婚后备受欺辱,遂趁韦阿大田间熟睡时持刀砍击十余次,致其身受重伤,但孤女被捕后主动认罪,倘若诸位日后为此地父母官,裁审百姓案情,你当如何裁决此案才能权衡法理与道德?”

此题一出,满堂似炸开了锅,议论纷纷,有主张“谋杀已伤,孤女该杀”,也有人主张“孤女虽伤人,可也是迫于叔父于母丧期间许配给地痞流氓,罪不至死,更别说她还主动投案,其夫也并非真死”。

徐太傅注意到一人举手,“李沐风,你有话说?”

名叫李沐风的少年站起:“律法中明文说明,造成他人损失乃至死亡的,不可算作自首,该孤女还是属于‘谋杀已伤’,应判绞刑,还有其他人认为孤女在母丧期间成婚,虽与我朝礼法相违,可二人已为夫妻乃是事实,阿云当判绞刑,方才能够震慑百姓!”

他此言有理有据,不少人不自觉颔首,徐太傅却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而是皱了皱眉,转头问一旁的冼君同:“冼君同,倘若你是此地父母官,此案你该如何判决?”

冼君同站起:“此女婚姻乃长辈在其母丧期强迫所结果,与礼法不符,再考虑到孤女有自首情节,学生会考虑将其流放,可对方伤其夫韦大确实是事实,如此结果的确有失公允,学生裁判此案后,会自请辞官,以平韦大及家属怒火。”

徐太傅点了点头,马上转头问:“太子你呢?”

沈长冀站起来:“孤会判孤女绞刑。”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徐太傅问:“可该孤女曾在堂前坦白,你还是要判她绞刑?”

沈长冀道:“孤女自首情节与我朝律法的自首解释不一致,倘若为其一介孤女擅自更改,此前案例岂不皆会推翻重判?待孤女死后,孤会重操律法修订,修改律法中对于自首情节的解释,以及加强各地宗法控制,让日后不再有强迫丧期孤女出嫁,寡妇改嫁等类似之冤情发生。”

徐太傅听完,宣布课堂结束,可又让沈长冀与冼君同单独留下。

而唯一当众发言却没有被留下的李沐风眼中流露出一丝怨怼。

所有人走完后,徐太傅率先对冼君同开口:“君同,你同情弱者,且方才的判决也考虑到了弱者弱情,并且为此愿意付出自己最大的代价,这的确是你的优点,可同样也是你的弱点,你有没有想过,你救得一个孤女,日后还有无数个孤女,你届时身无官职,又如何能救得了她们?”

冼君同陷入沉默。

徐太傅又看向沈长冀:“长冀,你考虑到了此案与律法更深的原因与影响,这的确是上位者该有的思路,这是你的优点,也是你的缺点,你太过看重整体的稳定与长久,而忘了这个整体里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是活生生的人,而非你随用随丢的耗材。”

沈长冀皱起眉。

“你们二人是两个极端。”

徐太傅拍了拍二人的肩膀,“一个背负太多,过于为公,太过共情所有人,不容忍自身有亏于任何人,即便自己失去一切,却忘了自己也是凡人,也该有七情六欲。”

“而另一个,一个则好似不想共情任何人,没有一个人值得你真正投入自身,好似所有人只不过是你下的一盘棋的棋子。”

对二人,他感慨道:

“你们二人旗鼓相当,希望以后你们都能遇上这么一个人,让君同你学会为自己自私一回,而让太子你学会共他人之情,这样,对你们各自,对两国百姓,都会是莫大的幸事。”

作者有话要说:

嗯,太傅说这番话的时候,绝对没想到,让他们两个人同时改变的人,会是同一个,都是我们青令宝宝[让我康康]

本节番外的主题就是这样:爱,让无情者温柔,让无私者独占。

本章引用案例是北宋的“阿云”案,但实际案情后续处理远比本章中复杂,本章只做借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