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大宋道医天雨免费阅读全文 > 7080(第10页)

7080(第10页)

牛羊司设在外城,拥有一大片草场。听说苏衡要去牛羊司为羔羊治病,清风屁颠颠地跟了过来。

“哇,是大草地!”夏季的牧草长得格外茂盛,清风像脱缰的野马,在草场里头小小撒欢了一阵儿,跑累了就地躺下,望着晴空上白云舒卷,舒服得想随地大小睡。

“苏小大夫,这个圈里的都是我负责照料的小羔羊,你看看能治吗?”杨官人眼巴巴地问道。

羊圈中的羔羊瞧着状态都不太好,有些精神不振,有三只还在发热,其余羔羊则无精打采地在饲料槽里慢吞吞地吃着饲料。

苏衡前世曾跟着老道长在乡下行医,乡下人家很多都养了牛羊。牛羊生了病,穷乡僻壤也没有兽医,往往都是请老道长帮忙医治。苏衡跟着老道长见多了,也会治一些常见的一些牛羊病,但复杂些的就不会了,毕竟也没有专门学过。

不过,杨官人运气不错,这些羔羊得的病不算罕见。苏衡细细查看了病羊的情况后,起身道:“杨官人,你给羔羊吃的一直是这个饲料吗?”

“对啊”,杨官人下意识地点头,点过头之后才猛然想起,“哎?等等!我中途换过一次饲料。一位前辈说司里新研制出一款饲料,能促进羔羊更快长大,我就换了新饲

料。是这饲料有问题吗?可是,我们牛羊司里其他的羊也是吃的这种,并没有出现问题啊。”

“初生羔羊肠胃脆弱,突然改变饲料配比是会诱发肠胃疾病的。”确切来说,这些羔羊得的是大肠杆菌病,不过时人可不懂什么细菌不细菌的,苏衡便只说是肠胃病。

“啊?”杨官人懊恼地一跺脚,“唉,早知道我就不换了。这,这能治吗?”

“嗯,”苏衡点头,“将白头翁、黄连、黄芩、黄柏、秦皮、甘草还有葛根用清水熬煮,每日给这些病羊灌服两次”

“等等等等,白头翁、黄连、还有黄什么?”杨官人听到一串药材名字头都大了。

“有纸笔么?我把具体配比写下来给你。”苏衡道。

“有有有!”杨官人忙不迭应道。

杨官人按照苏衡开的药方将药配齐,给他负责的小羔羊灌了三日药汁,生病的羔羊果真好了。最终,杨官人养的十只羔羊,除了一开始死了一只,其余九只顺顺利利

赢了与刘官人的比试,杨官人喜得恨不得昭告天下,逢人就拉着对方唠嗑——

“苏兄,你也来喝茶啊?哎,我跟你说啊,我养的羔羊九成都活下来了。多亏了五岳观的苏小大夫……”

“林兄,晨安啊。你怎么知道我赢了刘兄?十羊九活,厉害吧!这都是苏小大夫的功劳……”

“张兄,好久不见。是的,刘兄输给我了。五岳观的苏小大夫帮了我一个大忙……”

很快,不仅牛羊司的人知道五岳观有位姓苏的小道长擅长医治牲畜疾病,连杨官人常去的茶坊酒楼都开始流传起“兽医道长”的传说。

“气死我了,那个姓杨的一天天都在瞎说什么!托他的福,我小师兄现在都成了外城远近闻名的兽医了!”清风怒气冲冲地回到观里,直直往苏衡所在的房间走去。

清风今日得闲,去了牛羊司附近的一座茶坊饮茶,结果就听见那茶坊里的说书人在讲一个什么“兽医道长”的故事。起先,清风还听得津津有味,到后来越听越不对劲,越听越觉得这故事的主人公十分熟悉。

这不是在说他小师兄吗?他小师兄不就是帮那姓杨的医过一次小羔羊吗?怎么就成了兽医了!还有那什么包治牛羊百病的“神仙水”,那时什么东西!小师兄医羊那日他也在场,开的是寻常药方,怎么就被传成“神仙水”了?

清风一打听,散布谣言的罪魁祸首果然就是杨官人。扔下几个铜板让茶博士结账,清风火急火燎地就跑回五岳观,打算和苏衡告杨官人的状。

“小师兄!我跟你说——哦,有客人呀。”清风刚气势汹汹地把门推开,半只脚跨过门槛,就看见坐在苏衡对面低头饮茶的范纯祐,拔高的声音一下子低了下去。

苏衡方才与范纯祐谈话的内容许是比较沉重,他看向清风时脸上还残留着冷凝之色,看得清风火速收回脚立正站好:“小师兄你先忙,我待会儿再来!”语毕,速速离去,还顺手把门带上了。

“清风小道长还是这般风风火火的,这跑步速度,去玩蹴鞠说不定能出成绩。”范纯祐开玩笑道。

苏衡却没心思与范纯祐说笑。之前宰相章得象联合台谏官员攻击欧阳修等人结党,并栽了一个期罔擅权、怀奸不忠的罪名,欧阳修因此离京。方才,范纯祐又告诉他,夏竦拿出一封石介写给富弼的信,状告富弼、范仲淹等人打算行“尹霍之事”,大逆不道。朝堂上一片哗然。如今流言蜚语,甚嚣尘上,对范仲淹等人实属不利。

苏衡蹙眉问道:“范兄,石大人写出《庆历圣德诗》也就罢了,怎会写出那样的书信。而且那书信内容如此隐秘,又怎会落入夏大人的手中。错漏百出,荒唐至极。”

“石大人的确写过一封信给富伯伯,不过信上写的是希望富伯伯行‘尹周之事’,像伊尹辅佐商汤、周公辅佐成王一样辅佐天子成就大业。夏大人也不知用什么手段,把‘周’改了‘霍’字,一字之差,语意全变。这位夏大人也是厉害。”

厉害?心狠才对吧。苏衡心道。伊尹除了辅助商汤有功,还曾经放逐商汤的嫡孙太甲,待其悔过才将他迎回宫中。至于霍光更是重量级,身为汉武帝任命的辅政大臣,曾废立当朝天子,另立新帝。试问哪位皇帝会喜欢这样权倾朝野,甚至有废帝大权的臣子?夏竦这一招,不可谓不狠毒。

“官家应当不会相信这些无稽之谈。”苏衡道。

范纯祐动作一顿,缓缓道:“今上是位睿智的仁君,自然明白阿父他们并无此心,不过是有人恶意构陷。只是这些流言到底还是在官家心里头留下了疙瘩,以至于一见阿父他们,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伊尹与霍光来。阿父恐怕也是察觉到官家的心思,心下不安,故而才以‘防秋’为名,外出巡守,宣抚陕西。”

“范爷爷他……会没事的。”苏衡攥紧了手心。

“嗯,官家对阿父还是信任的,否则也不会还让阿父留着参知政事的头衔。阿父虽然离京,但新政还会继续施行的。”范纯祐轻声说道,也不知是在安慰苏衡还是在安慰自己。

然而,事与愿违。事态逐渐向苏衡等人最不想看见的方向发展。

八月,富弼离京,任河北宣抚使。

九月,富弼的岳父晏殊罢相,以工部尚书出知颍州。

就在苏衡等人以为这便是最坏的结果,心情沉重地过了个没滋没味的年后,朝堂上又传来一则噩耗。事实证明,事情还能更坏。

范仲淹与富弼分别被罢免参知政事与枢密副使一职,前者出知邠州,后者出知郓州。次日,充当两人保护伞与新政有力支持者的杜衍也被罢相,出知兖州。朝堂上,主持新政的朝官最后竟只剩韩琦一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