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大宋道医35 > 110120(第3页)

110120(第3页)

“怎么偏偏这么巧?刚晋封完就去世了?那位太医也太没用了。”道玄嘟囔道。

“谁知道呢?也许是真的病入膏肓就不回来了吧。”清风耸耸肩。

也许,不是巧合呢?苏衡垂下长睫,掩住眸中的神色。他已经从贵生道人与天子的对话中得知,当年那位在李宸妃临终前为她诊病的太医,正是当时的太医丞,他的师傅——唐慎微。

不过,师傅当年到底做了什么,他也无从知道了。医术再精湛的大夫也无法令亡者复生。逝者已矣,生者惟有节哀。

祈雨法会次日,雷公鸣鼓,雨师起舞,滂沱大雨下了好几日。汴京城中处处洋溢着欢欣的气息,人们奔走相告:“下雨咯——下雨咯——”

在“哗啦”作响的雨声中,苏衡收到了来自杭州的信。

范仲淹于去岁调任杭州知州,江浙一带闹饥荒,他近来一直在忙着救荒赈灾。祈雨法会之后,天降甘霖,范仲淹这才得空稍事休息,给苏衡写信。他已经听说了苏衡开办苏氏养生馆一事,写这封信主要是为了道贺。

但苏衡通篇看下来了,却皱起了眉头。范爷爷还是老样子,只报喜不报忧。若不是他同时还收到范纯祐的信,还真被骗过去了。明明前些时日因为劳累过甚,旧疾复发,在床上了躺了数日才有力气起身,在信中却对此只字不提。

思及此处,苏衡铺开信纸,提笔开始斟酌字句,试图劝范仲淹回京养病。

去岁范纯祐陪同二弟范纯仁和三弟范纯礼进京,如今范家兄弟却唯有范纯礼仍留在京中。范纯仁虽然在去年春闱中高中进士,被授官武进县知县,但由于当时范仲淹突发恶疾,武进县又远离双亲,为了方便照顾老父,范纯仁毅然决定辞官不赴,回杭州为范仲淹侍疾。一直随侍范仲淹身侧的范纯祐自不必说,也一同回杭州去了。

唯独范纯礼被两位兄长劝着留了下来,凭借父荫入朝为官,担任秘书省正字,平日里负责雠校典籍,刊正文章。这个工作不算特别忙,范纯礼偶尔还会来苏衡的养生馆享受推拿。

若是范仲淹愿意回京安养,一家人便可以在开封团聚。而且苏衡在皇建院街的养生馆已经筹备得差不多了,大约等到秋风起时,就能正式开馆营业。届时,范家父子若在京中,也方便来馆内疗养。

“小师兄,你在忙吗?”苏衡写好两封回信,刚放下笔,就看见清风两手扒着药房的门扇在探头探脑。

“何事?”苏衡一边说着一边讲信纸折好,放入信封中。

“得胜桥郑家油饼店的东家郑大郎找你!说是听说我们这儿有治腰痛的杜仲膏药贴,想买一些回去。”清风老实转述道。

郑大郎?苏衡将回信压在一本厚厚的药草汇编下,起身往会客室走去:“知道了。”

得胜桥郑家油饼店是开封城名气响当当的饼店,生意红火到店家每天要用二十几个灶来炸油饼。即使这样,店门前排队的人依然很多,供不应求。

郑大郎虽然收了几个徒弟,但是他每日仍亲自动手炸油饼,专门卖给饼店的老顾客们,因为这些老顾客们还是最熟悉也最喜欢郑大郎的手艺。

但郑大郎毕竟上了年纪,有些力不从心了,还因此落下腰痛的毛病。他听一位老顾客说欧阳相公也曾患腰痛,是五岳观的苏道长给开了膏药贴治好的。于是,郑大郎便找上了门。

“郑大郎,杜仲膏是治疗寒湿腰痛的,你的腰痛是劳损成疾,杜仲膏并不适用。哪怕用了也收效甚微。”郑大郎一见到苏衡就求购杜仲膏,苏衡为他诊断过后,发现郑大郎的腰痛与当初欧阳修的腰痛完全不是一回事。

“那……那我这腰痛适合什么膏贴?”郑大郎这几日被腰痛折磨得要死要活,恨不得立刻马上就用上据说能根治腰痛的膏药贴。

“稍候。”苏衡说着,提笔写下一道药膏的配方,让药侍去药房按方抓药,然后熬煮成膏。

“我已经让人去熬制骨刺消痛膏了,请三日后来取。届时请将骨刺消痛膏敷贴于腰椎处,每七日贴一次,四次后劳烦再来复诊。”

“好好好,多谢苏道长。三日后我一定来取。”郑大郎连连道谢。

“馆主,骨碎补没有了。我问负责采购药材的管事,听说是因为近日接连下暴雨,供应骨碎补的药铺没来得及收药,新晒的一批骨碎补全部被雨淋坏了。最快也要等十日后才能采购。”去药房拿药的药侍又小跑着匆匆折回来了。

“啊?还要等十日?”郑大郎苦着脸问道,“不知苏道长可有暂时缓解疼痛的法子?我这腰痛得我觉都睡不好,三日还能忍一忍,十日真的太久了。”

“这样,我替给您推拿一下,可以缓解疼痛。”苏衡提议。

“推拿?”,郑大郎猛然想起什么,跌足叹道,“我听我小徒弟说过。他说大相国寺南开了家苏

氏养生馆,那什么‘推拿’特别舒服。原来那养生馆是苏道长开的,还能缓解腰痛!早知我也抽空去体验一下了。白白忍了这么些天!”

等苏衡亲自为郑大郎推拿,郑大郎终于能理解小徒弟说的“飘飘欲仙”是什么感觉了。他原先还当是小徒弟在吹牛呢。有这好去处也不晓得带师傅一起去,不孝徒!郑大郎在心中给他小徒弟记了一笔。

从这日后,郑家油饼店的郑大郎也成为了苏氏养生馆的常客。他不但自己来,还时不时带着他的老顾客们一起来,倒是为苏氏养生馆招揽了不少死忠的客人。

帘卷西风,黄花空瘦,萧瑟的秋意很快席卷了整座开封城。正是这样秋高气爽的季节,位于皇建院街的苏氏养生馆悄无声息地开业了。

开业首日,苏氏养生馆门前静悄悄的。当初大相国寺南的养生馆开业,鞭炮齐鸣,传单飞舞,童声起伏,揽客招财,煞是热闹,与皇建院街这家的开业景象可谓形成鲜明对比。

但这正是苏衡想要的的效果。皇建院街的养生馆目标客户群是高官显贵,走的是高端路线,若是门口成日跟菜市一般闹哄哄的,那才不像样呢。

因此,开业首日,只有拿到了苏衡提前送出的邀请函的客人,才能够进店体验。邀请函一共只有十张,因为皇建院街养生馆每日只接待十位客人。

而今日的十位客人中,光是范氏父子,便占去了四个名额。

第113章第113章开馆营业

“陛下,臣听闻陛下有意授张尧佐三司使之职?”包拯面沉如水,领着一群言官气势汹汹地站在赵祯面前,大有一言不合就激情进谏的架势。

赵祯在心中苦笑,暗叹:唉,又来了,面上却只能温和笑笑,点头承认了此事。

“陛下,此举万万不可!”赵祯一点头,这可了不得,一下子把以包拯为首的一群言官给点着了。反对的谏言一声要比一声高,险些把崇政殿的屋顶给掀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