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涵哥居然是吃橡子填肚子的,那东西哪能让杜玉娘这种娇娇怯怯的小姑娘吃?一顿就胀肚死了。
“余大娘……”江重涵有些意外。
“怎么?”余大娘叉着腰,大声问:“嫌弃我家粗茶淡饭呐?”
“不敢、不敢。”江重涵深深一躬:“大叔大娘,从前都是晚辈年轻不懂事,诸多事情,多有得罪,晚辈在此向二位赔礼。”
他知道对面这家夫妻嘴快心善,乐于助人,但原身对他们可从没好脸色。现在江家有事,余大娘居然还愿意帮忙,看来,他虽然不幸穿越了,却遇到了好人。
真是及时雨。
他由衷地感激,也由衷地为原身所作所为道歉。
“哎……你这孩子……”余大娘万万没想到这败家子居然还有良心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手脚都不会放了,只推着她男人。“哎!”
古大勇也赶紧说:“江涵哥,从前你爹娘可是大好人,颍安有几个穷人没受过他们的恩惠?那……那个,就用不着这般客气……”
“多谢大叔大娘不计前嫌,晚辈感激不尽。”江重涵再次道谢,而后介绍:“义妹,这是古大叔和余大娘,最是人善心热的。”
杜玉娘非常听话,立刻福身:“玉娘见过古大叔、余大娘。”
“哎、哎!”古大勇跟余大娘急忙回礼。
江重涵又朝余大娘深深地作了个揖:“余大娘,我只认得你一个妇人家,麻烦你替我照顾一下义妹。义妹,你先在余大娘家里休息一会儿,我去去就来。”
余大娘向来快人快语:“照顾可以,但你去哪?不是想跑掉吧?”
杜玉娘登时身子一颤。
“不会,我若是想跑,方才就不会认下这个义妹。”江重涵先安抚杜玉娘,再解释。“我去弄些吃点回来,再想办法挣点钱。”
“吃的?挣钱?”余大娘看看他那穿着旧青布夹袍的瘦削身影,比听到公鸡说话还吃惊。
古大叔也是欲言又止,又觉得男人家的事,不要当着女人的面多说,只可怜杜玉娘小小年纪,甚是命苦。
“都别说了,江涵哥,杜姑娘,都进屋歇着,先吃口热茶吧。”
吃过了饭,他再介绍几个杂活给江涵哥做,好歹挣几个饭钱,别把自己跟义妹都饿死了。
江重涵却摇摇头,留下一句“义妹就拜托大娘了”,转身走了。
过了拐角,直向城北。
经过两宋的发展,江南已经成为富庶的鱼米之乡,如今江南道又是丝绸重地。颍安地处江南东道,虽然不在运河边上,但也算繁华。
此时已经是巳牌时分,县城街上逐渐热闹起来,店铺都摘下了门板开张,小贩们也摆摊出来了,大声叫卖着。
“黄米面枣儿糕——”
“雪梨,甜甜的雪梨咧~”
“油果,刚炸的油果。”
种种香味飘在鼻间,江重涵肚子不争气地咕咕叫起来,但他还是得往香味最足的地方走去,直到看见他想找的人——一个中年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