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抗清三公 > 第414章 请大帅赴死(第1页)

第414章 请大帅赴死(第1页)

贾汉复是下了大决心的,不过促使其决定反正的原因不是燕京的赵王许以的陕甘总督要职,而是不久前被西安将军富喀禅破格提拔为副都统的满洲人康恩倍。

连正宗满洲泰君都不要大清了,他一个汉奸难不成还要当大清的忠节烈妇不成。

仔细想想,康副都统的选择也没错。

大清是满洲的大清,这一点没错,可满洲不都是大清的满洲。

听起来拗口,捋一捋就一目了然。

康恩倍老姓叶赫那拉,几十年前叶赫部可是建州部的死敌,大明朝的忠臣!

所以某种程度上,康恩倍没有出卖大清,他只是在替死难的先祖报仇,也是替大明朝复仇。

康恩倍的出现让攻进满城变得没有悬念。

西安满城顺治二年初设时,就设置满、蒙八旗兵各2000人,弓匠28人,铁匠56人,后来又将满蒙八旗兵家眷连同一些汉军包衣迁来,使得西安满城在康熙元年时人口达到了近两万,其中披甲人增加到了五千多。

不过谁都知道西安满城已无披甲人可用。

原因是康熙三年西安将军富喀禅在竹山大败,致使出征的满蒙八旗兵3500人被明军消灭了一半,余下一半也都被剁了双手放回。

此役不仅导致清廷动用三省兵力围剿茅麓山的计划彻底破产,也是继穆里玛黄龙山大败后八旗的又一次惨败,由此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陕西方面从此谈贼色变。

那些被放回去的没了双手的八旗兵,令得满城的旗人再也不敢在外城的汉人面前嚣张跋扈,也让陕西方面的大员对王五这个名头很响的尼堪悍贼生出恐惧。

这个恐惧让陕西方面最早和明军停战,后来双方出于各自不同原因还友好的交换了俘虏。

哪怕陕西方面同吴三桂的人打成一锅粥,自始至终陕西的清军也没有越过兴安府向夔东地区发起过任何攻击。

吴三桂是吴三桂,王五是王五,这一点陕西三巨头富喀禅、白如梅、贾汉复分的很清楚。

但富喀禅和白如梅还是拒绝了燕京方面的招降,哪怕燕京方面以屠城威胁他们,富、白还是坚定与大清共存亡。

让二人冥顽不灵的原因就是西北尚有十数万清军,尤其陕甘绿营堪称天下精兵,不是没有一战之力的。

而且安亲王岳乐已经去了江南,只要西北这边能够坚持住,岳乐统领东南大军打回燕京也不是不可能。

再者,西安是一座雄城,也是一座坚城,想要攻下西安城至少得数万精兵,那远在燕京的王五这会能凑得起几万精兵来攻西安?

不过富喀禅私下对左右曾委婉表示过即便要降,也当降吴周朝廷,不当降屠了燕京的王五。

因为谁知道这个屠夫会不会把西安满城也给屠了。

光屠一座燕京满城,富喀禅还能幻想一下,可那个王屠夫不是光屠了个燕京,他连荆州满城也屠了的!

向一个专好屠满城的尼堪投降,跟向起兵以后从未屠过城且善待八旗将士的吴军正统投降,只要是旗人,都知道选哪个。

只是富喀禅不知道的是,当年将他从乱军中背出来的好部下康恩倍已经做了决定,替大清平定河南和陕西的巡抚贾汉复也决定复汉了。

形势到了这步,纯正满洲人或许还要挣扎一下,不纯正的满洲人多多少少就要替自身想一想了。

至于汉军和蒙古,那就更不用说。

跟各地满城一样,西安满城也是城中城的嵌套结构,区域位于原西安城的东北角,想要夺取满城,就必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进城中。

由于西北战事原因,满城加强了守备,各门也均关闭,没有内应的话想攻进去只有强攻一途。

指挥攻打满城的是贾汉复这个巡抚麾下的抚标副将于承应,其标下千余抚标左营精兵就是攻打满城的主力。

没有再多的兵可用了,中营和右营都被抽调去了前线。

好在满城内的八旗兵也不多,除去那些残疾和老弱,最多也就千余人。

只要能攻进城门,于承应就不用担心人手不足问题,因为外城的汉人多的是。

只要在外城呼喊进满城抢钱抢女人,有的是无赖子和血性上涌的青壮跟着进。

听说当初那个大周朝的赵王在荆州举事时,就有几万荆州汉人跟着冲进城。

出于慎重考虑,于承应打算派几十个死士扮作为城中送蔬菜的,趁旗兵不备夺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