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抗清傲骨铁心 > 第419章 后进之人张长庚(第1页)

第419章 后进之人张长庚(第1页)

岳乐称帝是意料之中的事,毕竟满清余部势力还很强大,不可能因为燕京这座老巢被捣毁就彻底树倒猢狲散的。

兔死尚挣,况一国乎。

就算岳乐自个不愿挑大梁,也会有其他觉罗出面扛面大清这面旗帜。

就眼下局面来看,东南无疑成了八旗新的中心。

如同当年燕京被李自成攻破,一直作为陪都存在的南都立即成为明帝国的权力中心般。

客观来说,满清在东南还是有些底气的。

最大的底气不是岳乐从北方带来的几万包衣健奴,而是江宁和杭州这两座满城。

仅江宁一座满城,就有旗人三万余,披甲人五千左右。杭州次之,旗人两万左右,披甲人四千。

除此外,江宁周边还有京口、乍浦等两座小型满城,能够动员的披甲人也有两三千。

加上平南将军赖塔南征时率领的15个满蒙八旗牛录4000兵,以及在江西和福建征战的十几个八旗佐领,整个东南地区光是纯八旗就有两万人。

加上包衣军这支杂八旗,属于八旗战斗序列的清军就多达八万人!

东南督抚方面,两江总督郎廷佐节制陆营一万三千余,水营两万;江宁巡抚韩世琦节制抚标三千人,另江南各地驻防绿营又有几千。

凤庐巡抚朱国治手头能够动用的绿营兵有五千多,临时强拉的守淮壮丁则有两万多。

除此外,江南提督梁化凤、浙江总督赵廷知、浙江巡抚蒋国柱、浙江提督哈尔库指挥的绿营主力有近四万人,江西总督张朝璘统一负责的江西战区清军也有三万多。

杂七杂八一算,东南清军光旗汉主力就有二十余万之众,还不算地方上临时拼凑的类似团练性质的杂兵。

地盘上,除两江地区外,清军实控浙江全省、江西一半、福建三分之一,这个地方也是自宋明以来中国财赋最高的地方。

况山东、河南尚未分出归属,西北的陕西、甘肃、宁夏也没决出最终结果,关外留守的八旗也有两万披甲人。

故而从牌面上来看,大清没有必亡的道理。

既然大清还能坚持,甚至可以卷土重来,那东南的三位大将军、三位总督就不可能弃牌。

其实燕京沦陷消息传到东南的第一时间,江宁将军额楚就同杭州将军图喇、平南将军赖塔通了气。

通气结果是不管北方是否彻底沦陷,东南的旗人也要战斗到最后一刻,否则燕京旗人的下场就是他们的下场。

统一意见后,平南将军赖塔就分别给两江总督朗廷佐、浙江总督赵廷臣、江西总督张朝珍发去密信,达成统一意见后,赖塔即以东南督抚名义派人北上河南力劝安亲王岳乐南下主持大局。

对将军和总督们的决定,东南的三位巡抚大人则态度不一。

支持迎安亲王主持大局跟吴军拼到底的是浙江巡抚蒋国柱和凤庐巡抚朱国治,前者手中沾满抗清将士鲜血,后者更是被江南汉人骂成“朱白地”,这大清真要亡了能有他俩好果子吃?

江宁巡抚韩世琦态度则有些“暧昧”,一方面赞同迎安亲王南下,另一方面则悄悄派秘使去武昌表明自己身在曹营心在汉,只要大周天军兵临江南,他韩世琦第一个举旗响应。

态度是端正的,奈何武昌的大周朝廷这会有点自顾不暇。

岳乐的称帝以及东南清军文武大员的“一条心”,让武昌方面想通过政治分化瓦解东南清军的意图破产,另一方面皇帝的亲叔叔露出造反意图,更让武昌的洪化朝廷倍感措手不及。

局面像是一根筋变成两头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