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出口处,顾涵刚将墨镜推到额上,便在人群中看见了骆嘉怡。
她依旧穿着得体的风衣,行李箱颜色沉稳,眼神却带着些许在国外打磨过的锋利和利落。他快步迎上前,接过她手里的行李,声音一如既往地沉稳温和。
“累吗?飞机餐有没有吃?”
骆嘉怡摘下口罩,眉眼弯弯,“还好,反正你不是都提前把我喜欢的豆花订好了?”
顾涵轻笑了一下,“你这个记性,倒是没变。”
两人并肩走向停车场,步调默契得像早就排练过似的。她自然地走在他右侧,指尖轻轻触到风吹起的一缕发丝;他下意识帮她捋顺,却没有说什么。
在外人眼里,这是一对关系极好的青梅竹马。但只有顾涵知道,自己早在很多年前就不再是“哥哥”的心态了。
车窗外是回国熟悉的城市街景,车内的对话却还停留在那些年少的日常。
“你这次打算留多久?”他问。
骆嘉怡靠在副驾驶的椅背上,“不一定,看项目谈得怎么样。”
“有我在,什么项目谈不下来。”
她歪头看了他一眼,语气轻快,“顾总今天这么自信,是不是看在我是‘亲戚’的面子上?”
他一愣,转而笑着看向前方,不动声色地将那句“不是亲戚,是喜欢的人”咽了回去。
车子缓缓驶上高架,窗外阳光穿过城市轮廓,洒落在仪表盘上。
骆嘉怡侧过身望向顾涵,笑得像是早已胸有成竹:“你们公司不是准备让祁祺演那部改编剧吗?我听说制作团队阵容不小,我也想加入。”
顾涵一挑眉,转头看她一眼,语气微顿了一下:“这事你怎么知道的?目前知道的,除了制片、投资方……也就那几个核心了。”
“我有密探呀。”骆嘉怡抬手拨了拨耳边的头发,语气带着点得意,“谁让你们圈子里消息传得慢,我可机灵得很。”
顾涵轻哼一声,没再追问,只是随口一句:“祁祺可还没确定会接。”
“他会的。”骆嘉怡斩钉截铁地说,唇边笑意更深,“我看过那本小说——人物立得住,结构完整,有冲突、有诗意,情感层次也拿捏得很好。对于一个靠角色打磨作品的演员来说,这本戏,太适合他了。”
顾涵侧目看她,眼中浮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嘉怡依旧语气平稳:“你忘了我是学设计的,咱们讲究的就是结构感和完整度。这部小说不仅结构完整,情感张力也克制又浓烈,转场干净,内核清晰。要是拍出来——只要团队不翻车,绝对是精品。”
“更何况,”她声音放轻了些,“这个故事,他会懂。”
顾涵不语,继续稳稳开着车。但心里,却隐隐觉得某些事,似乎开始变得有些微妙了。
顾涵当然知道——这部剧,祁祺会接。
他从第一次看到剧本摘要时就有预感。小说中的主角,从岌岌无名、历经挫折,到凭着一股执拗和格局,最终打出属于自己的天地。那种咬紧牙关、不走捷径的成长路径,和他一手带出来的祁祺,实在太像了。
就像是为他量身打造的一样。
但真正让顾涵心里泛起微妙情绪的,不只是这个。
他瞥了一眼副驾驶安静坐着的骆嘉怡。她好像什么都没说,又好像什么都知道。
她靠近那个光源,是喜欢祁祺,还是单纯想参与一个注定大放异彩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