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写在书签上 > 二十八 目光与偏航(第1页)

二十八 目光与偏航(第1页)

清晨八点,巴黎的天还未完全放亮,摄影棚内却已灯火通明。第二天的拍摄如期开始,今日的主题更聚焦于“人物与设计”的互动呈现,Aurevo这一季的珠宝与腕表系列将在自然光与冷调布景下,被细腻捕捉。

骆嘉怡出现在拍摄现场时,祁祺正在定光位。她一身低调却不失格调的黑色高领毛衣与收腰风衣,随身挎着一只材质挺括的设计师手包,眼神里带着初入场域时的快速扫描与专注。

摄影总监PierreLaurent正在与灯光团队确认角度调整,骆嘉怡礼貌地向他打了个招呼——那是介于熟络与敬意之间的姿态。

Pierre一见到她,便笑着用法语打趣:“Ah,lapetiteprodigedeMilan(米兰的小天才)。”他转头向助理介绍,“她以前还是实习生的时候,就来旁听过我的课。没想到今天,居然是在她参与设计的作品上,我们又碰头。”

骆嘉怡轻笑,语气里却是掩不住的欣喜与敬佩:“Pierre老师您太夸张了,我在米兰读书的时候,就常常研究您给《Numéro》和《VogueHommes》拍的片子,偷偷幻想有一天,自己的设计能被您镜头记录。”她顿了顿,补了一句,“虽然今天拍的不是我的整套系列,但这一款胸针,是我画的图。”

说到这里,她看了祁祺一眼,“你现在佩戴的这枚——是我今年春天的稿子,主题叫‘静影’。”

祁祺低头看了看胸针,那是一枚以冷白金为主材,辅以烟晶与黑玛瑙镶嵌的几何造型胸针。轮廓克制却富有雕塑感,线条从中轴非对称展开,宛如被凝固的光影。整体采用“偏轴向动态构图”,在静止状态下制造出微妙张力,近看之下,每一枚宝石都被包裹于略呈弧形的金属抛光框中,既保留了现代感,又不失结构的诗意。

Pierre在监视器前看了一眼定格画面,忽然停住操作,向摄影助理招手:“Marc,停一下。我要单独为这款胸针加一个镜头。”

他走近祁祺,仔细调整他的站姿与手势,“这枚胸针在他身上比在模特台上更有张力——它不只是配饰,是一段角色语言。”

他说着,已经亲自举起主机进行特写拍摄,光圈略收,焦点落在胸针与祁祺衣料交界的位置。他的口气里有难掩的欣赏:“这设计真好。它不是在炫技,而是在静静讲述一种控制与释放之间的平衡感。”

骆嘉怡一时有些受宠若惊,“您真的喜欢吗?我以为只是配合搭配……”

Pierre却认真点头:“我见过太多珠宝设计为了‘出镜’而生,最终却像广告标签。但这一枚不一样,它有灵魂。”

祁祺也微微颔首,语气里多了几分尊重:“我没想到,这款是你设计的。很特别。”

他原本对这个传闻中“背景强、脾气硬、风格冷”的设计师并无特别印象,甚至一度觉得她或许只是家族资源堆出的浮面人物。但今天,他第一次在专业层面真正“看见”了她。

他知道骆嘉怡。

不是因为她是顾涵提过的那位“家里从不缺资源”的小姑娘,也不是因为流言里那些交错复杂的情感剪影——而是因为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一个并不那么体面的场合。

那天她在众目睽睽下被人刻意难堪,是他出于本能替她解了围。事情并不复杂,但场面略显狼狈。她强撑着风度离开,他也没有留下任何名字,只淡淡一瞥,便转身走远。

从那以后,他就没再主动提起。不是不记得,而是他知道——没有人愿意被反复提醒自己的脆弱时刻。哪怕当时的解围,是一场雪中送炭。

所以后来每次听顾涵提到她,他都只是安静听着。保持距离,是一种尊重。

可今天,站在这片布光下,看着她谈设计时眼里透出的坚定和自信,他忽然觉得,她好像比那天更完整了些。不是换了模样,而是整个人有了一种向内生长的力量。

短暂休息过后,现场开始准备下一组造型的拍摄。

这一组是以“夜幕降临”为灵感的定制场景,整体氛围转向更低饱和度的蓝灰色调,强调克制的冷感与高级感的融合。造型团队刚完成最后一道灯布调试,骆嘉怡便悄声走到造型指导身边,与对方一同查看监视器画面。

她视线落在祁祺胸前那条顺色围巾上,略一沉思,轻声建议道:“如果这一组镜头的视觉重心是珠宝和眼神,可以考虑把围巾收紧一点,不完全取下,而是顺着大衣内领内收,形成纵向的线条引导,会更干净,也更利于焦点聚合。”

造型指导一愣,随即点头,“你说得对,视觉焦点太分散了,尤其这组镜头要拉近拍五官和饰品。”

Pierre听到交谈声也过来查看,扫了一眼修改过的装束,点头:“C’estparfait(非常好),更利落,也更清晰。Merci,嘉怡。”

摄影助理迅速记录调整项,现场一切重新就位。

祁祺侧过脸看了骆嘉怡一眼,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轻轻点头,那眼神里多了一分认可。不是因为她是谁,而是因为她确实做到了:清晰、冷静、有条理,而且专业。

接着骆嘉怡很自然的走过去给祁祺调整,祁祺微微俯身,方便她调整围巾的走线与衣领角度。骆嘉怡伸出手,指尖轻触那块柔软的羊绒时,原本镇定自持的心跳突然轻轻漏了一拍。

他的气息很近,带着刚从妆间出来后淡淡的香氛味,干净、沉稳,又略带一点被打光灯烘暖后的体温。她眼前是他线条分明的下颌和唇角,近得几乎可以看见他呼吸起伏时微不可察的变化。

她努力让自己的手保持稳定,语调也维持着一贯的冷静:“这里稍微往里收一点,会更贴合光线投影的走向,也更突出胸针的焦点。”

话说出口的一瞬,她却觉得自己的声音有点轻,有点飘——像是怕惊扰了什么似的。

他没有回避,甚至顺势往前微微靠了靠,让她更容易处理。骆嘉怡的心却早已在那一瞬间软得不像自己。

她知道自己表现得很专业,旁人看不出分毫异样,可她心里清楚得很:那一刻,她是真的有些沉醉了。

沉醉于这距离,也沉醉于他那张明明妆容偏冷、却仍然让人觉得温柔的脸。

她差点就忘了自己原本要收紧哪一段围巾的末端,幸好下一秒理智拉回了她的手势。她不动声色地整理好最后一笔,迅速退开一步,低声说了句“好了”。

祁祺轻轻颔首,对她的建议照单全收。在他眼里,骆嘉怡是今天现场里极少数能以“设计者”的视角提供结构建议的人,思路清晰,眼光精准,执行也利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