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唐宫 > 英雄末路(第1页)

英雄末路(第1页)

就在张柬之离开洛阳的同一天,抚州司仓参军冉祖雍向武三思告发,光禄卿、附马都尉王同皎伙同武当县丞周憬,以及出身底层,但一直公然反武的张仲之、祖延庆、王琚密谋刺杀武三思,其中包括刺杀时间、刺杀方案等细节。

武三思在朝会时携冉祖雍告到御前,并痛哭流涕,道既然不容于陛下,还不如一头撞死,说完竟真的向柱子撞去。

中宗自然言道,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且附马乎?随即命右羽林卫前去捉拿几人,在朝堂上公开问审。

这一审,不仅证实刺杀武三思一事确实属实,王琚竟是还供出了王同皎众人在诛杀武三思后,还要带兵进宫废后。

在中宗亲历张柬之等人一夜就将武皇拉下马,更亲历他的女婿王同皎当日如何从东宫把他扛出来,中宗对于他女婿密谋再度进宫废皇后一事深信不疑。

当然,刺杀小组里也有不畏权势者,张仲之在朝堂上大骂武三思,言其罪状,甚至还骂武三思与韦皇后事连宫壶,秽乱后宫,倾危国家。并将自己比作比干忠臣,咒骂武三思早晚满门抄斩。说完触柱而亡。

张仲之的死不仅让同样撞柱只撞了个包的武三思成了笑话,更让中宗李显成了笑话。李显当庭暴怒,下令将王同皎等人斩首抄家。

这场与武三思和韦皇后的闹剧还未完。两日后,在洛阳天津桥出现了一张大字报,上面写着韦皇后不仅与武三思□□后宫,并称韦皇后面首成堆,德不配位,中宗应废掉其中宫之位。

天津桥横贯洛阳,整日里车水马龙,还未到一日,大字报内容就传遍了洛阳,这件事彻底激怒了李显。

在此事后,武三思频频动作,先是让心腹李承嘉向李显秉奏,这大字报是已离开洛阳的张柬之为主谋,由敬晖、恒彦范、袁恕己、崔玄暐为之,目的就是造谣生事,谋反弑君。

同时,安乐公主也在李显旁添油加醋,道五人不除,帝位不稳。

中宗虽然恨五人曾经以相权压制他,但毕竟还未到糊涂的地步,遂着大理寺丞李朝隐查明五人谋反一案。

李朝隐查后,做出五人谋反一事证据不足,于法无据。但其意见很快被时任大理寺卿的裴谈打了回去,遂向中宗上报,五人谋反之事已明,不仅要杀五人,还应抄家灭族。

李朝隐当庭顶撞上司,拼死进谏,使中宗暂且收了雷霆之怒。待冷静下来,李显也觉得刚刚重赏人几,还未到三个月就将他们诛杀,皇帝颜面有些过不去,就未再听武三思、裴谈等人的意见。

但仍下旨将敬晖流放琼州,恒彦范流放襄州,张柬之流放泷州,袁恕己流放环州,崔玄暐流放古州,连同五人家族中十六岁以上的子弟,一并流放。

宛州驿。

“咚咚咚”!响亮而密集的敲门声在深夜中格外刺耳。

驿丞挑着灯,揉着眼刚把门打开,从外面呼啦啦地闯进了一群人,不由分说把驿馆团团围住。

当首的一人高喝道:“张柬之何在,速速出来领旨!”

动静这么大,早已把住在二楼客房内的张柬之和时雨吵醒。时雨快速穿好衣服,推醒了还在熟睡的铃兰,趁黑摸索进了张柬之的房间。

张柬之竟是和衣未睡,坐在榻上,见时雨进来,拉着她低声说:“应是洛阳来人,一会儿无论发生何事,你答应祖父,万不可妄言妄动,包括千山”。

时雨心里慌慌地,直觉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急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还有两日就要到襄阳,况且祖父已经辞官……为何仍追至此处?”

张柬之叹了一口气,“该来的总会来的,随我出去吧”。

周利贞在一簇簇火把的围拱下紧紧地盯着二楼,只见二楼偏房房门打开,张柬之由一个女孩搀扶着走出了房门。

“张某在此,不知周大人有何贵干”?张柬之洪声道。

周利贞向天一拱手:“罪臣张柬之接旨!”

张柬之和时雨快步下到一楼厅内,俯首拜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