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大宋道医苏衡 > 120130(第15页)

120130(第15页)

苏洵脚下加快了步伐,浑身气势高涨,摩拳擦掌地想要回五岳观教育不孝儿女们了。

“爹爹爹!别打了别打了!我错了,我错了还不行嘛——”苏轼在苏洵舞得虎虎生风的大扫帚下抱头鼠窜。

“你个孽子!竟敢怂恿你阿兄阿姐还有阿弟,一同欺瞒为父!我今天不打你一顿我这气就消不下去!你给我站住!还敢跑?!”苏洵一回想起自己在太常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长官与同事过分热情是有心人在设局坑他的日子,就觉得自己是个笑话。所有人都知道,就他被蒙在鼓里,稀里糊涂的!

“哎哟!爹,您轻点儿!您要谋杀亲子呀!”苏轼终究还是被苏洵的大扫帚狠狠打了一下屁股,揉着屁股蛋子哭唧唧地找他阿娘去了。

“阿娘——阿父打我——”

等苏衡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回到五岳观时,看到的就是趴在床上,把脸埋进枕头,似乎哭得很伤心的二弟,还有分外乖巧地缩在床边,充当蘑菇的三弟。

“你们这是……”苏衡脚下一顿,对上苏轼一双哭得红通通的狗狗眼,看起来好不可怜。

“阿兄……QAQ”苏轼听见苏衡的脚步声,就把脑袋从枕头中拔起。

“怎么哭成这样,发生何事了?”苏衡蹙眉道。

“是阿父!他打我!打得老疼了!”苏轼超大声地告状。

“二哥,你别说了。”苏辙伸出手拉拉他二哥的衣袖。

“衡儿,你过来。”苏洵突然在苏衡的背后出现,把苏轼瞪回了枕头,黑沉着脸道。

“……是。”苏衡见此情形,心下一转,立即猜到了前因后果。

看来,是东窗事发了。

第130章第130章国子监生

国子监与太学一带的宅子,虽然地处外城,但是价钱并不比内城一些地段的屋宅低。因为这一带不仅有优越的教育资源,还有便民的医疗条件——熟药惠民南局也在这附近。若是用后世的眼光来看,这一片的民宅全都是妥妥的学区房。

东京汴梁寸土寸金,能在京师拥有房产的人非富即贵。哪怕苏氏养生馆的生意极为红火,为了买下眼前这座带花园的宅子,也几乎花光了苏衡这些年攒的全部积蓄。

“哇——”苏轼发出一声声惊叹,兴奋地在屋前屋后,屋里屋外,像只撒欢的小狗一般蹿来蹿去。

白墙黛瓦,翠竹婆娑。游廊曲折,可通幽处。房间不多不少,正好五间,里头床榻几案、帐幔陈设均已备齐。从小门沿着青石板铺就的甬路出去,便到了小花园。

花园的地面设计得与一般屋宅不同,是以黑白二色石子铺就而成的太极阴阳鱼图案。玄色阴鱼之上,是大株的梨花,花开时满树琼枝雪云,风过清芬,馥郁满园。梨树旁边还栽了些芭蕉,等到入秋,雨打芭蕉,也别有一番风情。白色阳鱼之上,栽种了十数株杏花,此时正值春日,恰是杏花怒放时节,半边园子都开满了霞蒸云蔚般的红杏。杏花林疏疏落落,花下有石桌一,石凳六,正好够苏家人团坐闲聊。

“阿兄,这个小花园太美了,我最喜欢这片杏林。”苏轸一双杏眼倒映着红杏的花影,唇边情不自禁地弯起一抹笑意。

程氏也极为喜欢这座后花园。长子优秀,在京中购置了房产,他们一家人可以留在京中,不必因承担不起开封的房租与物价,返归眉山了。原本,程氏是打算在苏洵被朝廷授官后,便带着三个儿女们回乡,节省些花销。如今却是不用了。

“屋宅之事解决了,但轼儿与卯君还要继续读书。若要进国子监,至少得有两名朝官的举荐信。”苏洵沉吟道。他打算等明日问问颇为照顾他的太常寺卿,看看能不能为次子与幼子求来两封举荐信。

“举荐信已有了。”苏衡平静道。

“你说什么?”苏洵看向长子。

苏衡早有准备,从怀里取出厚厚一沓的举荐信。他原本也打算趁此机会与苏洵商量弟弟们上学的事宜。

苏洵将那沓举荐信接过来,指尖微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思及他在苏氏养生馆门外窥见的那群重量级大人物,对举荐人的身份隐隐有了预感。一封封翻看下来,果然。范仲淹、欧阳修、韩琦、庞籍、富弼、晏殊……苏洵险些拿不稳手上这些分量极重的举荐信。

只是推荐两名学生入读国子监罢了,用得着出动这么多大人物吗?不知道还以为这些相公是要力荐他那两个儿子直接入朝为官呢。

“阿父?”苏衡见苏洵神色有异,问道,“这些举荐信有什么问题吗?”

苏洵欲言又止,满肚子话不知道从何说起,最后无力地抬起手,拍拍长子的肩膀:“没问题,你做得很好。为父不如你啊。”

苏轼与苏辙去国子监就读的事情很快被敲定下来。明日就是琼林苑对士庶开放游赏的日子,两人去国子监的时间便被安排到了后日。

三月一日,城西顺天门外的皇家园池金明池与琼林苑对外开放,无论是士子还是普通庶民,都被允许进入,尽情游赏。这一日,可谓举城狂欢。就连御史台的官员们都郑重其事地在衙署最显眼的地方张贴了告示,告示上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今日禁弹劾。

不用担心御史们的弹劾,没有人来扫兴,就连京官们也欢欢喜喜地带着家眷出城,前往琼林游玩。今日是个好日子。没有人会像个阴暗角落里的蘑菇一样暗搓搓盯着你的言行举止,就等着抓住你的小辫子,然后写上八百字的小作文跑去陛下面前告御状。嗯,一想到这一点,仿佛连头顶的苍穹都明亮了几分呢。

琼林苑坐南朝北,与金明池相对。琼林苑内游戏项目不多,但胜在景致幽美,亭台楼榭,参差错落,烟锁池塘,柳映虹桥。数种鲜花散布其中,除了京中常见的榴花樱花牡丹之属,还有不少从广南、两浙引进的南花,素馨芬芳,茉莉清香,惹得蜂蝶徘徊,流连不去。

金明池那边的游玩节目则更丰富,到处都是临时搭建的帐篷,帐篷四周垂下彩色帐幔,春风微拂,彩幔翩飞,煞是好看。回廊内挤挤挨挨全是形形色色的摊子,有买卖饮食的,有关扑财物的,还有临时搭建的勾栏瓦肆,供伎艺人在内表演歌舞百戏。

在先去琼林苑赏花还是先去金明池玩了这件事上,苏轼与苏轸起了争执。最后,苏家人决定兵分两路,程氏与苏轸先去琼林苑,由苏洵作陪。苏衡则带着弟弟们一齐前往金明池。

“这个炸素菜丸子炸得火候刚好,酥脆掉渣,小兔子,你也来一个?”苏轼用竹签子戳了一个炸丸子喂到苏辙嘴边。

“二哥,我自己来。”虽然嘴上这么说着,苏辙还是耳尖红红地就着苏轼的手咬掉签竹签上的丸子。他都十四了,二哥还是老把他当小孩子哄。

“吃饱了?”苏衡带着弟弟们从回廊首走到回廊尾,苏轼一路吃过去,吃得肚子溜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